大學生演講稿優(yōu)秀范文 篇1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xx大學的,今天我選擇的演講主題是“我是誰”。很高興能有機會在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如有不足,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我是誰”?不知道在此之前,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們可能是學生、是老師,是外向的、是內(nèi)向的,是喜歡挑戰(zhàn)的,或是安于平靜的……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別人眼中,我們又是什么樣的呢?在生物學家眼中,我們是由50萬億個細胞組成的生物;在商人眼中,我們是跳躍的金錢符號;在物理學家眼中,我們可能只是一個一個的質點。這時候,有個問題出現(xiàn)了,那就是當外界評價和自我認知不一致,甚至矛盾沖突時,我到底是誰呢?
五百多年前,有個人也曾有過類似的疑問。他問“理”在何處?是像當時的正統(tǒng)觀念——理學宣揚的那樣,理在物外嗎?他沒有盲從主流,而是在不斷的實踐和體悟中,他聽見了自我的聲音,說:“心即理”,“理”不在我之外,就在我心里,“吾心即宇宙”。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他就是實現(xiàn)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王陽明。當自我認知和外界發(fā)生分歧的時候,王陽明如他所宣揚的那樣選擇了,以“我”為最根本的標準,堅持自我。最終建立了不同于程朱理學的另一套學說,實現(xiàn)了他的“不朽”。
同樣的,“我是誰”這個問題,最終,不是要告訴別人“我是誰”,而是要告訴自己“我是誰”。社會給我們的評價,抑或是他人給我們的標簽,的確,是來自于不同維度的視角。但僅僅只應把這些作為一種參考,作為我們認識自己的參照系。最終的回答應該是面向真正的發(fā)問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