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慶幸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一次培訓,最初當我被通知要去參加這樣的一個培訓時,我只認為這是個普普通的培訓而已就像以前的那些培訓一樣,報道、上課、考試、結束。但當培訓開始的時候我就發現我錯了,錯的很離譜。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培訓,它不會交給我任何技術上的東西,甚至對我現在的專業工作沒有一點點用處,但它比任何一個專業培訓對我的人生更有意義,它為我點亮了心靈的燈塔。
培訓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就在這有限的時間中,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被震撼。培訓的課程名字聽起來很是大眾,比如:崗位適應與心理調整、職業道德與個人修養、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等等。但是當有鄭安云、丁力等老師展開講述時,就能驚奇的感到這平淡的題目背后有著如何的深意。
課上老師講了許多許多,但到現在為止我們理解的僅限于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關于如何認清自己。在沒聽課之前要是誰為我,你知道你是誰嗎?我決對不會理睬他的。我就是我,難道我還會是誰嗎?
但當這幾天學習之后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問題。我是我,但我還是父母的兒子、爺爺奶奶的孫子、弟弟妹妹的哥哥、單位的員工、更是共和國的公民。我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位置有著不同的責任和義務,我不再只屬于我自己,而是屬于全社會的,一旦我沒履行這些責任和義務我將不再是我。
所以說我是社會的我,一個人只有把每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色都做得出色,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存在。而如何去做好每一個角色,這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情,我還很年輕,無論在為人還是做事很多東西都還很欠缺。但我明白一個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我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一切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俗話說的好“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