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詩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寫法。
2、體味詩人對自由的熱烈向往與積極奮進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理解大海的象征意義,揣摩詩的意境。
2、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復雜的心緒。
3、把握本詩的感情線索,理清結構層次。
4、品味形象生動的語言。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
2、問題研究法。對比較難以理解的句子,組織學生討論研究。
3、閱讀評點法。對精彩的詞句引導學生鑒賞評述。
◆媒體設計
投影儀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設計
我國是詩的國度,當我們徜徉在唐詩宋詞優(yōu)美的詩境中時,也不妨調轉藝術的輕舟,揚起思維的雙漿,駛向外國詩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領略到另一番藝術的優(yōu)美風光。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寫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詩——《致大海》。
二、解題
《致大海》寫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政治詩而引起沙皇的驚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熱愛自由,不愿阿諛逢迎敖德薩總督,于1824年又革職遣送回鄉(xiāng)(第二次流放)。臨別前夕,詩人登上高加索海邊的巖石,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想起與大海有關的英雄,不禁思緒起伏,寫下了這首詩篇。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由于詩歌具有跳躍性,學生初讀這首詩時,一時難以把握結構思路,可設計下面兩個問題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去領悟思考,從而把握詩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