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2、了解青春期易產生的心理問題。
3、知道調節心理問題的途徑。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的特征。
教學難點:
知道調節情緒、心理問題的方法。
設計理念: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以及發生在學生之間的事情,理解課本知識,掌握調節心理問題的方法,愉快的度過青春期,老師在教學中運用分組討論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進一培養學生互助、協作、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通過復習提問的方式回顧上一節課講的青春期的概念,以及青春期發育的.三個階段,進而向學生點明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心理活動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問題之一,恩格斯曾把它誓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讓學生發言說出心理健康應該是什么樣的(健康的情緒是會制怒與忌愁,笑對青春。良好的意志品質具有堅強的意志,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原則性和自制力。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一、健康的心理特征: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讓學生分別從智力水平、心理狀態、情緒控制、人格塑造、人際關系、學習水平幾個方面分組探討它們的心理特征,老師巡回指導。經過激烈興奮的討論之后,學生達成共識。針對正確率高的小組給以鼓勵和表揚。老師點評出健康的心理特征:
智力水平-----智力正常,在學習,生活,勞動中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處理解決遇到的問題。
心理狀態-----與大多數人心理一致,并且符合年齡階段的心理要求,如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富于幻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