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集錦 篇1
【學習目標】
1、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了解我國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及旅游資源的分類。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圖獲取地理知識,記住地理知識的能力,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獲取、處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4、增強學生保護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1、我國的民俗。2、 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
【教學難點】 我國不同地方民俗的成因與該地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方法】:講授式、讀圖分析法 、自學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準備】 課件學案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提問: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談談旅游中的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展示圖片
[轉承]我國疆域遼闊、地域差異明顯,各地區(qū)、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 ”。(板書)
二、民俗與環(huán)境
1、 [自主學習] 結合學案問題提示,認真預習教材P92-94頁內容,仔細研讀教科書。
2、 【解釋】民俗即民間風俗。
3、 活動:閱讀“地方美食圖”、“中國民居圖”、“中國民族服飾圖”和有關資料,體會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飲食、民居、服飾的地方特色。
4、 [講述]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各個民族,由于地理環(huán)境、歷史差異、風俗習慣不同,飲食文化、建筑藝術、節(jié)日慶典、衣著禮儀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5、舉例說明自然環(huán)境對文化的影響
分別從食 、住 、衣 、行 、節(jié)日慶典等方面探究各地民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