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手》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首描寫春天的優美的詩歌,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詩歌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春天的手“撫摸”、“掠過”、“拂過”、“拍著” 等動作,讓孩子們感知春天來了,周圍發生的變化。同時優美的詞語讓學生在美好的春天里體會美妙的語言文字,在誦讀聲中感受春天的魅力,感受詩歌的節奏之美。此外,識字、寫字的基礎知識的學習,根據偏旁部首識字、理解字義等識字方法的練習,引導著學生初步探究漢字的學習規律,為形成識字能力創造了條件。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會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3.學習邊朗讀邊想象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認識春天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2.借助課件,理解內容。
3.設計仿寫,訓練表達。
。3)情感態度目標:
感受春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說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借助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說教學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只是一位組織者、參與者,去引導學生用主體的身份去關注、去實踐、去創造自己的生活。通過自讀、互助讀、練習背誦等學習方式,讓學生體會詩情畫意和文字的優美,對課文形成初步的領悟和整體感知。在教學的最后,我充分尊重了學生學習的權利,為學生提供一個人人參與、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這是尊重他們選擇學習方式的權利;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創作、表演,是尊重了他們選擇學習伙伴的權利;在評價學生的表演時,有老師的激勵性評價,也有學生自評、互評,還讓學生自己選擇老師或同學評,尊重學生的評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