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謠》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表現的主題,體會詩歌抒發的情感。
2、學習朗讀詩歌,在反復朗讀中感悟詩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詩歌的基本思想。
難點:學習詩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播放音樂《長城謠》,長城圖片
提問: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長城呢?
長城簡介: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防北邊匈奴,調動軍民上百萬人筑長城,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給予修繕,連貫為一,西起今甘肅岷縣,北靠陰山,東至遼東,俗稱“萬里長城”。明代為了防御北方外族侵擾,前后修筑長城十八次,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長城是是我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體系。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和堅強意志,長城內外各族人民在無數次斗爭和長期交往中,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為它們賦詩作畫,在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增添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篇章與畫卷。
過渡:長城,對我們每個中國人來說最熟悉不過了,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無論是身在祖國還是異鄉,它始終連著華夏兒女的心房。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席慕容的《長城謠》,再次諦聽游子的鄉音。
二、介紹作者:席慕容;寫作背景
三、字詞快餐
焉(yān)支隘(ài)口蹲(dūn)踞荒莽(mǎng)焚(fén)起敕(chì)勒川
四、朗讀節奏訓練(聽錄音,說說朗讀詩歌應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