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的讀后感 篇1
淺斟慢品,任塵世浮華,眼前氤氳的水霧,纏綿,消散……茶館,一個充滿情思的地方,它固執地守在塵世浮華中,護住了自己的清雅。她微微頷首,捊須而笑,衣衫翩翩,絕世而獨立,于一方角落見證著市井百態。
老舍先生的茶館,正似一杯幽幽清茶,不濃不烈,不急不躁,不沉不浮,從從容容,淡泊致遠。像低進塵埃里的素顏,似高攀靈魂的風骨,忍不住,去口味。
初品,是歲月的苦澀。第一幕,一個初秋的上午,三三兩兩的旗人遛夠了鳥,走進裕泰歇腳,茶客們細品著茶點,閑聊著風月。突然,一洪亮的男聲攜著滿懷的豪情,對醒目的“莫談國事”恍若無視,拍案訴說著對洋鬼子的不滿,眉眼中的壯志顯而易見,卻被那特務吳思子和宋祥子抓了去。可憐的康老六為了讓女兒過上好日子,將女兒賣給了年過七旬的龐太監。女兒凄涼的淚向人們訴說著對世界的不滿。于這一方茶館,各色的人演繹著各色的人生。
親抿一口,品味出些苦澀,融著些百味,苦澀的絕唱,響徹歲月的枝頭。就像烏云密布的天,讓人不由得心情沉重。這樣的《茶館》,讓我不禁想去再次品味。
再品,是亂世的本味。人們追逐著時光的腳步,來到了民國初年。身處亂世的裕泰艱難的維持著,掌柜王利發積極改良,卻屢遭失敗。唯有那“莫談國事”變得更加醒目。掌柜的兒子與兒媳打點著茶館。常四爺終于出獄了,將他關進去的二人卻又成為軍閥的走狗……這一方茶館,接受著歲月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