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草房子》這本書,激發學生產生閱讀的欲望和興趣。
2、讓學生掌握讀書的方法。
3、通過部分事例,讓學生對桑桑這一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認識,并對他的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初步了解主人公——桑桑,并對他的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難點】由對桑桑命運的關注而產生閱讀《草房子》一書的興趣。
【教學準備】課件、《草房子》書、印發《草房子》片段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有人說,童年像一首詩,純凈、甜美;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絢麗、多彩;我說,童年是一支歌謠,天真、童趣。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童謠。
2、課件出示:
姐姐十五我十六,媽生姐姐我煮粥,
爸爸睡在搖籃里,沒有奶吃向我哭,
記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轎前放爆竹。
①誰來讀一讀?聽了這首童謠,你有什么感受?
②讓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讀。這首有趣的童謠是老師從一個小男孩那兒學來的,他叫桑桑。你們知道他出自哪?
2、根據回答,板書“草房子”
你想象中的草房子會是什么樣子的?
3、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看看幾十年前北方油麻地的草房子,看看那里的草房子會是怎樣的。
出示: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頂大大的,里面很寬敞。這種草房子實際上是很貴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麥秸蓋成的,而是從三百里外的海灘上打來的茅草蓋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長在海灘上,受著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陽光的曝曬,一根一根地都長得很有韌性。陽光一照,閃閃發亮如銅絲,海風一吹,竟然能發出金屬般的聲響。用這種草蓋成的房子,是經久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