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掌握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思和用法。
2、熟讀成誦,歸納詩歌的章法特點、表現手法等方面的藝術特色以及本詩深刻的思想內容。
學情分析:
提升學生的詩歌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對高一新生來說有很大難度,在此方面學生鑒賞能力較為薄弱,教師應耐心引導,細細分析。
重點難點:
疏通課文,鑒賞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體會抒情主人公復雜的情感。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由余光中的《鄉愁》導入。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活動2:
復習:你記得哪些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
活動3:解題
《采薇》選自《詩經》中的“小雅”,是宮廷樂歌。“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它是一種正統音樂。主要用于統治者的朝會宴饗,以歌功頌德為主;多為貴族所作,表現當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活動4:朗讀,掃除字詞障礙。
活動5:全班分為六個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你所選段落用口語化詩歌的語言把他翻譯出來,看哪個小組翻譯得最好。講解每節的重點字詞,翻譯全文。
活動6:談一談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描寫了歸途中的戍卒對戰爭的回顧,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