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問》教案 篇1
一、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不懂就要問》
看到這個題目,同學們心中會產生哪些疑問?
(課文里是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2.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不明白的字、詞意可,字典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劃劃、圈圈。讀完讀文還可跟周圍的同學小聲議論議論。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記敘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4.同學們交流有關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二、深入學習,質疑解疑。
細讀課文,圍繞重點展開質疑、討論研究,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與現在的學堂教與學有什么不同?
(這一問題的提出,要讓學生懂得,正因為先生只教讀和背,從來不講意思,所以才發生了孫中山提出問題,要先生講意思的故事,這也是故事發生的原因。)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質疑、解疑。
“照例”、“流利”、“連連點頭”在課文里是要說明什么的?課文前面寫了先生對孫中山的學習背誦是“連連點頭”,而后面孫中山自己卻認為這樣糊里糊涂地讀書沒有什么用。孫中山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對先生的提問為什么要“壯著膽子”?對先生請求時用了禮貌用語說明了什么?
(通過二次問題的討論,讓學生從“照例”、“流利”、“連連點頭”、“壯著膽子”等詞語中領悟到孫中山讀書認真,學業完成得極為出色,表達了他不滿足已有的成績,有進一步要求理解課文意思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