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wù)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課文《比尾巴》。下面我從教材、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篇課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語言瑯瑯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
本文共四小節(jié),分兩課時完成。根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以及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學會朗讀問句。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和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認識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讀好文中的問句。
三、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天生喜歡小動物,對于動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鮮。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學生,以情為基礎(chǔ),以“讀”的訓練為主線,注重引導(dǎo)學生富有個性化地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dǎo)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從而激活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為了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課堂中我主要引導(dǎo)學生通過看、聽、比、讀、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