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根據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利用知識的遷移,領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2、通過自主探究,掌握化簡比的方法并會化簡。
3、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理解比的基本性質,推導化簡比的方法正確化簡比。
教法:引導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導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把兩個量進行比較。舉例說明,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里向人們展示了聯合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2、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學生按學習指南自學。
學習指南:根據題意可以怎樣表示長和寬的關系?
2、匯報自學情況
3、教師指導:
長是寬的3/2倍,我們又可以把他們之間的關系說成長和寬的比是3比2;寬是長的2/3,我們又可以說成寬和長的比是2比3。
4、蘋果有4個,梨有5個。
提問:蘋果和梨的關系可以怎樣說?
盡量找學困生回答。
5、教師總結:剛剛我們比較了兩個同類的量,不僅兩個同類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不同的兩個量也可以用比來表示。
6、學生舉例。
請學生舉出一個可以用比表示兩個數量之間關系的例子,盡可能讓學生多舉例子。
學生互相討論后,再指名回答。
7、指導學生自學教材后,說說比的含義。
板書課題:比的意義
3比2 3:2
2比3 2:3
100比2 100:2
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
比的各部分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