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想:
1、從閱讀學表達;充分發揮教材優勢和習作資源,滲透觀察和寫作方法,從閱讀中學會表達。
2、通過讀書把握變化龍的外形特點等,做一名講解員,以說促讀,說中內化。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大自然——昆蟲——小動物——奇特的小動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求知欲讀課文
2、用一兩句話簡介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掃清障礙
1、 要求:字字正確、句句流暢,聲聲響亮
2、練習讀
3、 指名,指導:“名副其實、窺視”
4、完成課后第3題
(以上由第一課時完成)
四、 默讀課文,把握重點
1、默讀要求:思考從課文中看到一個怎樣的變色龍?畫出描寫它的句段。
2、默讀
3、交流
4、再讀“變色龍”,說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捕食or變色)
五、精讀課文,內化語言。
當變化龍的講解員:可以加上自己搜集的資料;可以加自己生動有趣的解說詞;可以重點介紹某個方面……(課堂高潮處)
六、 跳出課文,學表達
1、激疑:
作者是怎樣觀察才把變色龍寫得此這么好?
(看、聽、問、摸)
向我介紹時,又是怎樣介紹的?
2、把解說詞寫下來or介紹一種自己熟悉的小動物。
七、走出起跑線,引向課外
“難得碰到”,為什么又要給放了?
觀察、寫日記、找資料
拓展閱讀:非洲見聞
《變色龍》教學設計 篇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并能用“繪聲繪色”、“名副其實”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