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商人的地位變了》教學設計
一、 課程標準:
4-3 列舉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說明它(他)們在社會變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綜合多種因素,認識中國與世界社會變遷中的若干重大轉折時期。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把握商人的經營方式、經濟地位、政治地位的變化和貴族走向沒落情況以及農民角色的轉變,理解手工工場的出現、工商業的興起改變了國家的經濟政策、階級結構和階級關系,從中理解生產力的發展決定著社會變革的基本歷史發展規律。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分析等活動,培養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認識到工業文明取代農耕文明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只有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才能不被淘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獲得積極、合作的情感學習的體驗。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新的社會階層的產生(早期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產生)。
教學難點:14-16世紀西歐國家一系列社會變革的背后是手工工場的形成和發展的推動,即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了社會的變革這一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
四、教學設計
在教學中,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圍繞上述構想,我的設計如下:
課堂步驟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來了解一下德國16世紀最大的富商家族——富格爾家族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