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梁導游詞1000字 篇1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乘船游覽美麗的長江三峽。我是來自重慶新世紀旅行社的導游員小張。是大家本次三峽之旅的導游。能為大家服務,我十分高興和榮幸。希望壯麗的三峽和我的服務都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好了,各位朋友,輪船左前方就是被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重慶涪陵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按照行程安排,本次我們不靠岸進博物館參觀,這里我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
博物館是為保護白鶴梁題刻而修建的。白鶴梁題刻位于中國重慶涪陵城北長江中,這道天然石梁,全長1600,平均寬度15米,因早年有白鶴群集梁上,故名之。
題刻常年沒于水下,唯冬春季節江水枯落時才露出水面。古代人以刻石魚為枯水水標。每當江水退石魚見,則意味著一個少雨的枯水周期已經過去,豐收年景即將來臨,故“石魚兆豐年”。
白鶴梁題刻還有重要的文藝價值,梁上題刻縱橫交錯,纂、隸、行、楷、草皆備,顏、柳、蘇、黃俱全,還有少數民族文字題刻,題刻多出自歷代名家之手。以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大詩人黃庭堅的提名最為珍貴,還有朱昂、吳革、劉忠順、龐恭孫等500余歷代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題記,匯文學、書法、繪畫、石刻藝術為一體,可謂集歷代名家書法之大成,素有“水中碑林”之譽。
由于三峽工程的興建白鶴梁題刻將永沉江底。為了讓后人能觀賞這一文物,國家投入2億建設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整個保護工程,由“水下博物館”、“連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陳列館”四部分組成。水下博物館就是在白鶴梁原址上修建一個保護殼體。游客可下到帶參觀窗的水下通道,透過玻璃舷窗欣賞白鶴梁題刻。保護體內還安裝了6排、150組燈源,每組燈源由9個小燈組成,而每個小燈里又藏著8個聚光和散光燈。白鶴梁水下保護體將猶如一個璀璨的水晶宮。游客可在長江防護大堤上建造的陳列館內,根據自己的需要,操作攝像頭,通過電腦屏幕,從不同角度近距離觀賞白鶴梁。同時,少數專業人士,還可通過潛水的方式參觀白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