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教學公開課 篇1
【教學課題】蝸牛的獎杯
【教材版本】蘇教版小語國標本二年級下冊 (執教:僑興學園 郭新美)
【教材解讀】寓言故事《蝸牛的獎杯》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的能力。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寫從前的蝸牛飛行本領高超,獲得了冠軍獎杯。第三自然段寫蝸牛獲得冠軍獎杯后自滿自足守著獎杯,不思進取。第四自然段寫蝸牛因不再聯系飛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飛上天了。兩幅插圖中蝸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本設計以學生為主體,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在讀——演——說的語文實踐中發現、研讀、品味,,實現心靈與文本的碰撞,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容,感悟形象,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喜歡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抓住“自由、遙遙領先、得意洋洋、成天、勉強”等詞語,幫助學生讀懂課文內容。
3、借助看圖、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與文本、教師、學生進行對話,在充分的體驗中懂得“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