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煤礦礦長安全寄語 篇1
伴隨著收獲的喜悅,我們滿含深情地告別了碩果累累的XX年;飽含著播種的憧憬,我們充滿激情地走進了機遇與挑戰同在的XX年…….
借此,通過《龍江煤田地質》這座橋梁和紐帶,我們真誠地向多年來所有關心、支持、指導月刊的領導和朋友們道一聲:新春快樂!事業成功!幸福安康!
難忘的,我們共同經歷了非同尋常、極不平凡的大難大喜,又遭遇了來勢迅猛的“金融”寒流……
步入了,我們清醒地意識到,前進的道路上將面臨著新的更加嚴峻的考驗,然而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將審時度勢,搶抓機遇,開拓奮進,永往直前……
記得20世紀60年代,美國總統肯尼迪問起“危機”這個詞用漢語怎么解釋時,有人回答他說:“在漢語里,危機是由危險和機會兩個詞組成,即危險意味著機會”。肯尼迪聽后拍案叫絕:“中華文化能把兩個毫不相干的詞融化成一個東西,太偉大了。”
的確如此,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面對去年突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的應對措施,讓我們從加大投入中看到了希望,從拉動內需中增強了信心,從企業重組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看到了機會,從新近實行的土地流轉政策中看到了農村和農業的大好發展前景。
在新的一年里,客觀地分析我國經濟建設,仍會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需求的形勢還不會改變,加快地質找礦力度,加快優勢礦產和緊缺礦產勘查,仍將成為地勘單位發展的支撐點。盡管商業性礦產勘查“遇冷”的形勢還將繼續,但許多地勘隊伍卻早已在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和農業地質等領域發揮出了強勁的專業優勢,以“大地質”的雄姿,積極主動服務經濟社會,贏得了主動權。特別是國有地勘單位的改革正在向縱深方向發展,“戴事業帽子,走企業路子”的改革思路,有望使越來越多的地勘單位,主動改革,為未來生存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奠定堅實的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