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的寓言故事精選
“言行一致”、“身體力行”,以老老實實的態度來履行道德規范的要求,這可以說是加強道德建設的卓識遠見。誠信融入寓言故事中能夠以其獨特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從而達到學習的效果。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的誠信的寓言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用!
誠信的寓言故事精選篇1:破鏡重圓
南朝陳國將亡時,駙馬徐德言預料妻子樂昌公主將會被人掠去,于是打破一面銅鏡,各拿一半,作為日后重見時的憑證,并約定每逢正月十五日,就在市集賣這半面鏡子,以探聽對方的消息。
陳國亡后,樂昌公主為楊素所占,徐德言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到京城賣鏡,年復一年,終在某年見到一人叫賣破鏡,與所藏半鏡相合,于是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樂昌公主見到此詩,悲泣不食。楊素知道此事后,便讓公主與徐德言重新團圓。
誠信的寓言故事精選篇2:季札贈劍
吳國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國途中,順道訪問了徐國國君。徐君非常喜歡季札的寶劍,但知它是吳國國寶,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歡這寶劍,想立即將它送給徐君,但礙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國家,所以需要帶著這寶劍以代表吳國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許下諾言:「當我結束這次行程后,我會再到徐國,屆時定將這寶劍送給您。」
后來,當季札返回徐國時,徐君已死。季札來到徐君墓前,便將寶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樹上。隨從連忙問道:「人都死了,還贈他寶劍干什么?」季札說:「我早在心中答應將這寶劍送給徐君,如今徐君雖已離世,但不可因此改變我的承諾,我仍要履行諾言。
誠信的寓言故事精選篇3:山鷹與狐貍
山鷹與狐貍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間的友誼更加牢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于是山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筑起巢來孵育后代,狐貍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
有一天,狐貍出去覓食,山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貍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貍回來后,知道這是山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感到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不久,山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
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山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干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郁被燒死丁,并從樹上掉了下來。狐貍便跑了過去,在山鷹的面前,把那些小鷹全部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于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誠信的寓言故事精選篇4:樵夫的誠信
有個樵夫在河邊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沖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失聲痛哭。
神知道了此事,就從河里撈起一把金斧子來,樵夫說不是他的;接著神又撈起一把銀斧子來,樵夫仍說不是;神第三次撈起的是把鐵斧子,樵夫說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
神就把金斧、銀斧都作為禮物送給他。樵夫帶著三把斧子回到家里,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訴了朋友們。
其中有一個人十分眼紅,決定也去碰碰運氣,他跑到河邊,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丟到河里,然后坐在那兒痛哭起來。
神來到他面前,從河里撈起一把金斧子來,那人高興地說:“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貪婪和不誠實的樣子卻遭到了神的痛恨,不但沒把金斧子給他,就連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沒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