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寓言故事300字逍遙游
不被萬物所束縛,自由自在的生活,如此逍遙愜意的生活該多好,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的編寓言故事300字逍遙游,希望對你有用!
編寓言故事300字逍遙游篇1:屠龍之技
原文
姓朱者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莊子《莊子·列御寇》
譯文
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于是,就到支離益那里去學宰殺龍的本領。他花盡了家里資產,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于把宰殺龍的技術學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果,他學的技術一點也用不上。
寓意:學東西必須從實際出發(fā),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
編寓言故事300字逍遙游篇2:望洋興嘆
原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矣清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莊子·秋水》
譯文
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涌,河水,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洼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里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里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寓意: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
編寓言故事300字逍遙游篇3:鵬程萬里
原文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安鳥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莊子《莊子·逍遙游》
譯文
遠古的時候,有一種鳥,名字叫作鵬。大鵬鳥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鵬鳥向南海飛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擊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飛去,卷起一股暴風,一下子就飛出九萬里。它飛出去一次,要過半年才飛回南海休息。當它飛向高空的時候,它的背靠著青天,而云層卻在它的下邊。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鳥雀,看見大鵬鳥飛得這么高,這么遠,很不理解,就說:“他還想飛到哪里去呢?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了,我們在蓬蒿飛來飛去,也算是飛到邊了。大鵬鳥究竟想飛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者的追求的。
編寓言故事300字逍遙游篇4:魯侯養(yǎng)鳥
原文
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也。
莊子《莊子·至樂》
譯文
從前,有只海鳥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侯以為這是只神鳥,令人把它捉住,親自把它迎接到祖廟里,畢恭畢敬地設宴迎接,并將它供養(yǎng)起來,每天都演奏古時的音樂《九韶》給它聽,安排牛羊豬三牲具備的“太牢”給它吃。魯侯的這種招待把海鳥搞得頭暈目眩,惶恐不安,一點兒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三天就死了。魯侯是用他自己享樂的方式來養(yǎng)鳥的,而不是按照鳥的生活方式來養(yǎng)鳥啊。這只鳥是被他嚇死的。
寓意:辦事不看對象,完據自己的好惡行事,好心也會把事情辦糟。
題旨:辦事要有針對性,否則必然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