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詞
熟悉的寓言故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敘述,或以有趣且幽默的方式擴寫,你知道哪些四字詞的寓言故事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詞篇一:隨月讀書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做江泌的人,江泌小的時候家里很窮,爸爸癱瘓、媽媽又常常生病,江泌白天要去外面工作賺錢養家,晚上還要幫媽媽做事,根本沒有錢也沒有時間去上學讀書。
有一天晚上,家里的人全部睡著以后,江泌一個人坐在屋子里,突然,他看到窗外的月光好亮,江泌心想:“這么亮的月光,我可以用它來看些書,就不愁沒錢點燈看書了。”
可是,月亮會慢慢移動,江泌就拿著書隨著月光一邊移動一邊看書,直到月光不見為止。有時候,江泌白天工作太累,到了晚上還是努力提起精神看書,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江泌的學問越來越好,終于變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大學問家!
后來,大家就用“隨月讀書”來形容一個人用功讀書,不怕辛苦的精神。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詞篇二:二人相馬
伯樂教兩個人辨認愛踢人的馬,(這兩個人)一起去趙簡子的馬棚里看馬。一個人指出了愛踢人的馬,他從后面摸那匹馬,多次撫摸它的屁股而那匹馬卻不踢人。那個人認為自己認錯了,另一個人說:“你沒有認錯。愛踢人的馬是它,但是它扭傷了肩和膝蓋。會踢人的馬,都是舉起后腿讓前腿來負擔;膝蓋腫了不能負擔,所以后腿不舉。你善于認會踢人的馬,卻不善于認腫的膝蓋。”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詞篇三:草船借箭
東吳與劉備聯合抗曹,東吳大都督周瑜命諸葛亮十日內制作十萬支箭。
諸葛亮說:“ 只擊需三日。”并立下軍令狀。周瑜笑諸葛亮是自取滅亡。
周瑜一邊吩咐士兵不給諸葛亮準備制作箭的材料,一面讓謀士魯肅偷偷借給他二十條船,每船三十個軍士,兩邊扎上稻草人,聽候調用。又叮囑魯肅千萬別告訴周瑜。
魯肅又來見諸葛亮,第一天不見動靜,第二天也不動。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密請魯肅到船上。同時,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好,向曹營進發。
此時,江上大霧迷漫,對面看不見人。五更時分,船只接近曹營。諸
葛亮讓軍士們在船上擂鼓吶喊,裝作周瑜來偷襲。無奈江上霧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調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
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滿了箭,天已放亮,諸葛亮下令收船。
軍士們高喊著:“謝謝曹丞相的箭。”高高興興地往回走了。
回營后,把箭取下,十萬有余。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詞篇四:螳臂當車
春秋時期,有一天,齊莊王乘坐馬車帶著隨從到郊外打獵。這天的天氣很好,浩浩蕩蕩的隊伍勢不可擋地向前行進。
突然,齊莊王發現一只青色的小蟲子橫在了路中間,他高高地舉起前爪,好像要阻止馬車前進,齊莊王覺得很有意思,便下車問隨從說:“你見過這種狂妄自大的蟲子嗎?它叫什么名字?”
隨從聳了聳肩膀說:“陛下不知道嗎?這就是螳螂啊,這種蟲子雖然力氣很小,可是自以為是,從來就不知道后退,也不會掂量一下對方的分量,就知道向前沖。”
結果大隊的馬車就從這只目空一切的螳螂身上駛過,把它碾得粉碎。
莊子想到這里,不由得感慨道:“可憐的螳螂,你以為你舉起前腿就可以擋住前進的車輪嗎?螳臂是擋不住車子前進的。”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詞篇五:不龜手藥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結的果實很大,用來裝水,卻不夠堅硬;想把它做成瓢,卻又平又淺,盛不下東西。實在沒有用,我干脆把它敲碎了。”
莊子說:“您真不會利用東西啊!我們宋國有戶人家,會制作不皴手的凍瘡藥,靠了這藥,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浣洗絲紗為業。有個外地人想用百兩黃金的高價購買藥方。這家人聚在一起商議說:‘咱們祖祖輩輩浣洗絲紗,收入不過區區幾金,這次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還是賣給他吧。’外地人得到秘方后,去游說吳王。那時,越國出兵侵犯吳國,吳王就派他領兵迎戰。當時正是冬天,雙方展開了水戰,因為吳國的將士有不皴手的秘方,手腳沒有凍裂,所以士氣大振,大敗越國。戰后,吳王封給他土地,讓他做了大官。同樣的藥方,有的人用它得到封賞,有的人僅用它來維持浣洗的職業,原因就在于用法不同。您的葫蘆那么大,為什么不考慮把它做成腰舟,飄游于江河湖泊之上呢?您只考慮用它來盛東西,真是不開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