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150字
成語寓言故事150字 孔雀惜尾
有一只雄孔雀的長尾巴真是漂亮極了,金黃和翠綠的顏色互相交錯,在陽光下閃爍著艷麗的光澤,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杰作,這絕不是一般的畫家用七彩筆所能描繪得出來的。
豈止是人類羨慕雄孔雀美麗的尾羽,就連這雄孔雀自身也因這美麗而陶醉,以至進一步養(yǎng)成了嫉妒的惡習。它雖然已經被人類馴養(yǎng)很久了,但只要是見到了有少男少女們穿著顏色鮮艷的服裝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燒,總要攆上去啄咬幾口,才肯罷休。
早先,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棲息的時候,總是要首先選擇好一個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來安置身體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濕了漂亮的尾羽,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時,手持羅網捕鳥的人又來到了面前,而這只孔雀還在珍惜顧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飛逃離現場,于是只好落入了捕鳥人撒下的羅網。
雄孔雀有著美麗的長尾羽,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它卻對自己的這一優(yōu)長之處珍愛得太過分了,其結果是反而招致了禍患。雄孔雀的下場警示人們:如果有誰對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將某個長處當包袱背起來,為其所累,這時好事就有可能變成壞事,引出本來不該發(fā)生的后果。
成語寓言故事150字 智擒魚鷹
有一個人的家里有一片魚塘,他每年都要靠這片魚塘賺些錢,來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可是魚塘附近有好多魚鷹,常常一群群地來抓魚吃,趕也不好趕,抓又抓不住,養(yǎng)魚人為此很是發(fā)愁。
有一天,魚鷹又來吃魚,養(yǎng)魚人跑過去沖它們揮揮手,魚鷹便受驚跑了。養(yǎng)魚人忽然靈機一動,想出個好辦法。他扎了一個稻草人,讓它伸開兩臂,穿著蓑衣,戴著斗笠,還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個養(yǎng)魚人的樣子。養(yǎng)魚人把稻草人插在魚塘里嚇唬魚鷹。起初,魚鷹以為是真人,因此很害怕,只敢在草人的上空盤旋,一點都不敢接近它。
這樣過了幾天,魚鷹果然沒再來吃魚。可是漸漸地,它們見魚塘里的人總是一動不動,就起了疑心,不斷地大著膽子飛下來看。這樣一來,它們很快就發(fā)現這是個假人了,就又飛下來啄魚吃。魚鷹吃了一條條的魚,肚子吃飽了,就站在草人的斗笠上,邊曬太陽邊休息,很是悠閑,還不停地發(fā)出“假假、假假”的叫聲,好像是在嘲笑養(yǎng)魚人說:“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啊!”
養(yǎng)魚人生氣極了,他恨恨地盯著得意洋洋的魚鷹,良久,他忽然心生一計。
趁著魚鷹不在的時候,養(yǎng)魚人悄悄把草人從魚塘里拔出來拿走了,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手里拿根竹竿,像草人一樣伸開雙臂站在魚塘里面。
過了一會兒,魚鷹又來了,它們以為魚塘里還是原先的假人,就又放心大膽地下來吃魚。吃得飽飽的,魚鷹又飛到養(yǎng)魚人的斗笠上休息,“假假、假假”地叫喚著。養(yǎng)魚人趁著它不注意,一伸手就抓住了魚鷹的爪子。魚鷹使勁地鼓動著翅膀,可是怎么也掙不脫。養(yǎng)魚人笑呵呵地說:“原先是假的,可是這一回是真的啊!”
事物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如果一成不變地憑老經驗辦事,不注意發(fā)現新情況,就免不了會吃大虧。
成語寓言故事150字 無過之過
晏子是齊國宰相,他輔佐齊王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繚的,為官三年,從沒做過什么錯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卻把高繚給免職了。晏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覺得晏子這樣做未免不合情理,于是,他們勸阻晏子。有的說:“高繚侍奉先生三年,對先生向來都是言聽計從,并沒出過什么差錯呀。”有的說:“按常理,高繚做滿三年,又沒有過錯,先生理當給他一定的爵位才是,怎么反而把他辭掉呢?這好像說不過去吧!”
晏子對左右勸阻的人說:“我是一個有很多缺點的人,正如一塊彎彎曲曲的木料,必須用規(guī)矩來定方圓,要用斧子來削,用刨子來刨,才能造就一件好的器具。我手下的人,就應像這些規(guī)、矩、斧子、刨子,幫我去掉那些不能成器的地方,以利我更好地幫齊王治國。可是高繚和我一起做事已經整3年了,對于我的缺點、過錯,從來沒提出過任何批評意見,也沒作過任何糾正。我并非圣賢,平時工作中難免有失誤,可是高繚只是一味順從我、稱贊我,這對我更好地為齊王工作又有什么好處呢?非但沒有,反而有害。所以我決定辭退高繚,原因就正是你們所說的‘高繚無過’。”
晏子真是一個有見地的賢相,他的用人標準是反對圓滑處世、一味討好上司。這個用人標準,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有啟發(f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