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
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
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莊子借糧
莊周家里很窮。一天,他到監河侯那里去借點米,以給面黃肌瘦的老婆孩子充饑。監河侯說:“好吧,等秋天我收到了租稅,就借給你三百兩銀子,怎么樣?”莊周聽了,很生氣地說:“我昨天到這兒來,在路上聽到叫喊聲。四處張望,發現在干涸的車轍里躺著一條鯽魚,我就問:„鯽魚,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鯽魚說:„我從東海來,困于此地,快干死了。請你給我一斗水救救命吧!‟我說:„好吧。我馬上去游說吳、越兩國的國王,挖一條運河,引進西江的水來迎接你,行嗎?‟鯽魚氣憤地說:„我離開了水就沒法活,你只要給一點點水就能救我的命。你卻要引西江的水來救我,既然如此,您還不如早點到賣干魚的攤子上去找我呢!”
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孟子論花園
齊宣王問孟子說:“聽說周文王的花園方圓七十里,有這回事嗎?”孟子說:“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齊宣王說:“真有這么大嗎?”孟子說:“老百姓還嫌小呢!”齊宣王說:“我的花園,方圓才四十里,老百姓還嫌大,這是怎么回事呢?”孟子說:“文王的花園有七十里,老百姓可以去打柴,可以去打兔子,文王與百姓共有之,百姓嫌小,當然不足為奇。我剛到您的國境,問齊國有何禁忌。百姓說,千萬別去國王的花園,方圓四十里,殺死園中一只鹿都要人頂命!您這方圓四十里的花園,好像國中的一個可怕的陷阱,老百姓嫌大,這還用說嗎?”
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孔子巧喻怪酒壺
孔子借魯廟的怪酒壺,闡發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一切事物無不存在一個確定的“度”——事物的界限、分寸、火候。它反映了事物質和量的統一關系。當事物處于正常狀態時,它是適度的;一過“度”,事物就要走向反面。
諸子百家中的寓言故事:孔子談養生
他非常喜歡音樂。他曾說,聽到好的音樂,可以三月不吃肉。這足以說明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他經常告誡弟子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不憂不懼”。他討厭那種怨天尤人、患得患失的情緒,常說,“在邦無怨,在家無憂”,“不怨天,不尤人”。
1.鴟鸮 詩經
5.古代散文教學論文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