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伊索寓言故事
在一些小寓言故事里,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關于伊索寓言故事你能看出什么道理?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于伊索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伊索寓言故事篇一
一位富人花重金買了兩只小鳥,作為寵物養在了他的花園里。這是兩只他見過的最漂亮的鳥兒,他特意委派一名園丁照顧并訓練它們。
不久后的一天,園丁告訴富人,有一只鳥兒已經學會飛翔了,而且飛得很高。但是另一只鳥兒自買來那天起,寸步不離它棲身的那根樹枝。他用盡了所有的辦法教它飛,用吃的引誘它、哄它、嚇唬它,可這只鳥兒就是趴在樹枝上一動不動。
富人一聽急了,忙請來幾位有名的醫生給鳥兒醫治,但沒一個人能讓這只鳥兒飛起來。
園丁告訴富人:“鄉下的農民可能更熟悉鳥兒的天性,要不就請一位農民來試試吧。”
富人沒有別的辦法,只好點頭同意,讓園丁去鄉下請來了一位農民。
把這位農民請來的第二天早上,富人驚訝地看到這只鳥兒在花園上空自由地翱翔。富人好奇地問那農民:“你是怎么教它飛起來的?”
農民答道:“很簡單,先生,我只是把它趴著的那根樹枝砍掉了。”
關于伊索寓言故事篇二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氣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賣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斕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時代發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時我才12歲,住在南卡羅來納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來放到籠子里。而那件事發生后,我這種興致就被拋得無影無蹤了。
我家在林子邊上,每當日落黃昏,便有一群美洲畫眉鳥來到林間歇息和歌唱。
那歌聲美妙絕倫,沒有一件人間的樂器能奏出那么優美的曲調來。
我當機立斷,決心捕獲一只小畫眉,放到我的籠子里,讓她為我一人歌唱。
果然,我成功了。她先是拍打著翅膀,在籠中飛來撲去,十分恐懼。但后來她安靜下來,承認了這個新家。站在籠子前,聆聽我的小音樂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萬分高興,真是喜從天降。
我把鳥籠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她那慈愛的媽媽口含食物飛到了籠子跟前。
畫眉媽媽知道這樣比我來喂她的孩子要好得多。看來,這是件皆大歡喜的好事情。
接下來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虜在干什么,發現她無聲無息地躺在籠子底層,已經死了。我對此迷惑不解,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我想我的小鳥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嗎?
那時,正逢著名的鳥類學家阿瑟·威利來看望家父,在我家小住,我把小可憐兒那可怕的厄運告訴了他,聽后,他做了精辟的解釋:“當一只雌美洲畫眉發現她的孩子被關進籠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畫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她似乎堅信孩子死了總比活著做囚徒好些。”
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來關進籠子里。因為任何生物都有對自由生活的追求而這種追求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關于伊索寓言故事篇三
我從御寒寶物變身為政治互信的道具是從秦穆公五年開始的。春秋戰國是一個多事的年代,打仗擴充領土圖強稱霸成為諸侯國發展的主題。
我出身于名門望族,我的家安在秦嶺深山高寒之地,高山黑毛羊是我的全名。我作為珍貴的禮物被送進秦宮。十年一個輪回,秦宮的羊皮積聚到五張的時候,晉國憑借積聚多時的武力先是吞掉了虢國,回過頭再一口吞掉了虞國。
一個國家被瓦解引發的是財物、美女、城池的爭奪。其實,只有人才的爭奪才是高明的選擇。虞國大夫百里奚納入了秦穆公的視線。
這個時候,亡國之臣百里奚正奔走在逃亡的路上。他的逃亡之路在楚國宛城畫上了句號。楚國駐守宛城的將軍孫同正在尋找修筑工事的大批勞工,見到年長體弱的百里奚不禁露出了失望之色。百里奚卻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將軍,一個人的價值不能光用年齡來判斷。”
三天之后,秦國使者帶著五張羊皮來到了宛城。秦穆公用秦宮珍藏了半個世紀的珍寶來換取一個垂暮老人。看著我身上高貴的稀有色澤,孫同如獲至寶連連嘆息說:百里奚真是當世奇人。
秦宮的朝臣沒有理解百里奚的價值。見到主上用珍寶換回的是一個古稀老人,已修煉多年城府高深莫測的朝臣失態地把失望與嘲弄寫在了臉上。百里奚對秦穆公說了一句:“老臣辦完一事再來事君。”說完轉身離開了秦宮,一頭闖進了秦嶺深山密林中。
百里奚召集了山腳下的村民上門墾荒,搭起了一間間羊舍。高山黑毛羊有了新家。一個個夜晚,百里奚走進羊舍和羊說話。高山黑毛羊在溫暖溫馨的羊舍里狂長。秦嶺深山里布滿了羊群。
冬天的宛城像一個冰窟,過冬的糧草被提早透支,給養難供,擔心士兵嘩變的將軍孫同坐在帳中喝著悶酒,巨大的壓力使他的臉在酒后的夜里變成了一個雕塑,了無生機。百里奚帶著一身雪花闖進帳中,他的身后跟著五百只養了兩季的肥羊。五張羊皮交換五百只肥羊,交換的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
我就這樣回到了秦宮,一個古稀老人的處心積慮與超群的智慧就這樣把那群很有成見的朝臣征服。面對輕視鄙視漠視自己的人,實干能干永遠都是最好最有力的反擊方式。
秦穆公撫摸著失而復得的五張羊皮,含笑贊嘆老人韌性耐性并授以國政。70歲高齡的老人百里奚帶著知遇之恩行走在強秦圖霸的路上。
秦嶺的春天草青風揚春意布滿深山林地,處理完公務的百里奚懷著對我的感念,來到秦嶺山腳搭起一間間羊舍,養殖高山黑毛羊,每間羊舍都放養五頭羊。許多個晚上,老人就睡在羊舍旁邊,黑毛羊感動得只有用快快長大加以回報。同樣被感動的還有周邊的百姓,秦嶺山腳養羊成風。高山黑毛羊遍布秦嶺林地。百姓把“五羊大夫”的美稱送給了百里奚。
秦穆公十三年,一場饑荒像瘟疫一樣彌漫在晉國大地。晉國放下一個國家的尊嚴向富有的秦國請求接濟糧食。面對臉如菜色的使者,秦宮上下喜形于色,大夫將軍紛紛進言借機伐晉當如探囊取物。
“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此乃天道。”老成謀國的百里奚力排眾議,濟糧恤鄰可得民心,秦國方可謀天下事。
秦嶺深山的高山黑毛羊成了恤鄰的信物,一群群肥羊穿越邊境進入晉國,犧牲肉體之身使臉如菜色的晉人臉上有了血色。趕跑了饑荒瘟疫的晉人帶著感恩之心來到了秦國,送上的一件禮物就是一張羊皮。我的家族在飛速擴張,秦宮的羊皮從五張增到了二萬張。許多晉人留在秦嶺深山中放牧高山黑毛羊。人心向背使晉國作出了抉擇,把吞掉的虢國、虞國吐了出來,拱手讓給秦國。秦國的屬地在一夜之間就擴張了幾倍。只有我清楚,這一切是從五張羊皮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