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木板的故事
導語: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一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第一范文網。
在河邊有很多木板堆積著,那是人家放在那里,要等木筏來運到市場上去出賣的。有一只猴子,很想弄到一塊,去作種種的用場;他研究著用什么方法才能弄到手,說道:“偷,我是不來的,犯不著!硬搶,也未嘗不可,但要落得一個強盜犯的罪名,也是不名譽的。我不如乘人不見的時候,抽一塊出來拋進河里去,然后我再跳進水里撈起來,那么,那自然是我們自己撈到的東西啦,誰也說不的話。這辦法最正當!”
猴子就在沒有人的時候,拋一塊木板到河里去,自己也跟著跳了下去。不過猴子游泳的本領卻不高明,加以水很深,又流的很急,只見他抱著那木板,在水中澎湃地搏斗,掙扎,有時他在木板上面,有時木板在他上面,一路互相浮沉著,共同漂流著,總沒有辦法上得岸來。最后,因為吃飽了水,就只好松了手,讓自己沉下去淹死了。
我忽然想到:帝國主義都相信自己偷天換日的本領,常常把自己要侵略的國家先推進水里,然后再從而營救之,以為一轉折間,那國家就是自己的了。但結局也往往都失敗的,在種種非常傷腦筋的吃力而壯觀的斗爭之后,還是只得撒手,甚至不能撒手就沉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