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
導語: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傳說。其產生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它是遠古時代的人民所創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是一種精神寄托、人類的向往和宗教的實化展現,對后世的文學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上古時期,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因為爭奪帝位而大戰。此次戰斗激烈異常,火焰遮天蔽日,洪水鋪天蓋地,天崩地裂。最終,共工戰敗。共工心里十分不甘,于是敗走不周山,用無上神力,撞到不周山!
不周山是天柱,支撐天空。不周山坍塌,頃刻間,天空也塌陷一半。據說,天空塌陷的位置正好是天河所在,因此,無盡的天河之水從坍塌的窟窿中流出,淹沒大地。洪水爆發,人類缺少食物,被餓死的、被淹死的不計其數。
女媧看到大地被洪水淹沒,淹死、餓死的人類遍地都是。外加猛獸橫行,不少人喪生猛獸之口。女媧看著自己辛苦造的人類一個個死去,心里十分疼痛。于是,女媧挺生而出,斬殺猛獸,并且幫助人類躲避洪水。可是洪水的根源是塌陷的天空,怎么辦呢?
女媧想了很久,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煉制仙石,來補上天空的窟窿。可是,縱使女媧神力蓋天,卻也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女媧為了煉制五彩仙石,四處奔走,在茫茫大地之上,收集仙石無數。然后,女媧踏遍遍涉群山,選擇了天臺山。這里山高頂闊,水足石多,是煉石的理想地方。女媧在天臺山上煉了九九八十一天,煉了塊厚12丈、寬24丈的五色巨石。
巨石散發出無盡的五色霞光,照耀天地。女媧對巨石極為滿意,于是依照此法,又用整整4年的時間,煉了36500塊五色石,連同前面的那塊共36501塊。
煉制好五彩仙石之后,女媧開始了艱辛的補天工作。女媧以雷電為車,神龍居中駕轅,青虬配以兩旁,女媧手舉數萬塊五彩仙石,把已碎的像漁網似的天一點點的補了起來。整個補天里程中,女媧共用了36500塊五彩仙石。剩下的一塊仙石成為后世十大神器之一的女媧補天石(又稱之為補天石、女媧石)。
女媧苦思冥想,終于想出可一個解決辦法。女媧云游天下的時候,發現一只龐大無比的神鰲。神鰲四肢粗壯,完全可以當做新的天柱。于是,女媧來到東海,找到神鰲。神鰲見女媧補天為眾生,便將自己的四肢主動獻出。
女媧念神鰲有功,并且砍掉神鰲四肢于心不忍,于是將自己的衣服送與它,從此龜游水不用腿而用鰭了,并且有堅硬的外殼。
女媧將神鰲的四肢立于四方,支撐天空。從此,坍塌的天空變得穩定。女媧補天用的仙石是五彩之色,在天空中亮晶晶的,化成星星。
天空雖然補好了,但是卻布滿了裂痕。時間久了,天空就會再次坍塌。女媧為了此事,苦思冥想。
女媧補天后,洪水歸道,天地定位,普天同慶。但是,橫行的猛獸依然眾多,其中以黑龍為首。黑龍勇猛,實力強大,吞吐間,無數人喪命。女媧找到黑龍,用昆侖山仙木制成的木棍將其擊殺。黑龍一死,其他妖獸便逃之夭夭,躲藏起來。
天地安定后,人們在天臺山迎女媧歸朝,女媧也十分歡喜。到天臺山后,大家看天下的兒女們生活安然,高興地吹起了笙簫。
后世,更建立了女媧廟,祈求女媧娘娘保佑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