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1、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2、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老不可滿。——魏微
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
4、開創偉大事業的是天才,完成偉大事業的是辛苦。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歐陽修
5、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軻
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軻
8、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軻
9、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
10、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諸葛亮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周
12、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朱熹
1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朱熹
1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5、自古圣賢,皆以心地為本。宋·朱熹《朱子全書·學二》 圣賢:圣人賢人,古代指道德、學問都極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語。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萬物的大地,能隨緣生一切諸法,故稱之。為人以心地高潔為最重要。——朱熹
16、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17、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18、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許名奎
19、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孔明
2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1、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4、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孔子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孔子
2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28、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
29、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0、好讀書,不求甚解。——陶淵明
3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32、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程端禮
3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韓愈
34、鏷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孟郊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數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莊周
37、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38、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朱熹
39、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朱熹
40、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黃庭堅
41、人能不食十二日,惟書安可一日無。——陸游
42、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王永彬
43、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王豫
44、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吳夢祥
45、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顏之推
46、人有坎,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顏之推
47、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顥
48、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49、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其專精。——章學誠
50、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徐洪鈞
51、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袁牧
52、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53、凡欲顯勛績揚光烈者,莫良于學矣。——王符
54、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55、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56、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唐淵明
57、精誠所加,金石為虧。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王充
58、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59、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陸游
60、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6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警言
62、滿招損,謙受益,莫伸手,終日乾乾,自強不息。——陳毅
63、克莉奧特拉(前—前,埃及女皇,古代有名的絕代佳人)的鼻子如果短一分,全世界就會為之改觀。——帕斯卡爾
64、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們必須去讀它。——伽利略
6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
6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67、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孔子
6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6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7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7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
7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73、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74、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7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76、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7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7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79、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80、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81、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82、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8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8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8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86、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87、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88、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89、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9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合,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1、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9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軻
9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94、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鄭板橋
95、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孟子
96、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
9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98、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廉》
99、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
100、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璧·處事》
查看更多:
中國古代的讀書名言
古代關于讀書名言
關于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名言警句
關于古代貴族的名言警句
精選中國古代名言警句集錦
古代格言警句
古代名言警句大全 學進于振而廢于窮
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君子以自強不息
中國古代名人名言
中國古代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