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的傳說
九月初八這天,先生果然來了,還帶了不少禮物。趕到他來到瓜架下一看:瓜沒了。連聲說:“壞了壞了!”老兩口兒笑著說:“先生甭著急,瓜沒壞,我們給您存著呢!”說著取來了那個木匣子,誰想先生不看便罷,他一看更急了,一邊跺腳一邊說:“摘早啦!摘早啦!”老兩口兒就把摘瓜地經過跟他說了一遍。先生聽完后懊喪地說:“跟你們實說了吧,這個瓜是個寶貝,它能開這座山,如今可毀了。”老兩口兒聽他這么一說,心里很不高興,心想:原來他是來尋寶的啊,早知如此,當初真不該答應他。又想:寶貝應該給善良、誠實的人,可不能讓這個貪心的家伙弄去。心里想著,手可就縮了回來。先生一看著舉動,知道老兩口兒改變了主意。他真后悔自己走了嘴,吐露了真情。于是忙說:“二老不必后悔,這個瓜還有用處。就把它給我吧!”說著,上前就把瓜奪在手里,轉身出屋門,往山腳跑下去了。老兩口怕他真將山里的寶貝盜走,便跟在后面來到山下。他倆偷偷藏在一棵大樹后面,看著這位先生的動靜。
只見他來到山坡前,拿著那瓜在坡上劃了一個圈。真怪,山坡上出現一道石門,石門還開了一道縫,這位先生把手伸了進去。這時,老兩口二偷偷來到他的身后,就聽他自言自語說:“瓜要是熟了,我可就進去了。”他光顧著看寶貝了,并沒發(fā)覺身后來了人。老兩口也順著門縫往里一看:喝!里面都是好東西。有金牛、金馬、金雞,還有金簸箕、金笸籮,靠門這邊有一扇金碾子,上面還“咕嚕,咕嚕”地轉著金磨,從磨盤上“劈啦啪啦”地掉著金豆子。先生伸手把金簸箕拿在手里,可是門縫太窄,無論橫著、豎著就是拿不出來。就在這時候,金雞叫了,先生說了聲不好,忙扔了金簸箕,抓了一把金豆子。正要往外拿,老頭兒上去照著他的胳膊打了一下,先生手一哆嗦,金豆子可就撒手了。也在這個時候,門響了一聲,先生忙把空手抽了回來。再看那扇門,已經關上了。他回頭一看,見身后站著種瓜地老兩口,自知理虧,便一聲不響地走了。
有人來尋寶的消息很快傳開了,周圍一帶的人都知道這里埋著八件寶,于是,慢慢地把這座山叫成“八寶山”了。
其實所謂八寶,指的是馬牙石、白堊、青灰、紅土、坩土、黃漿、板巖、砂巖八種黏土礦物。馬牙石,又稱方解石,主要成分為石英,是人類最早認識和利用的礦物;白堊,俗稱白土子或大白,白色,質軟,是石灰?guī)r的一種,分布很廣;青灰,是一種含有雜質的石墨,青黑色,常用來粉刷外墻面或搪爐子,也可用作顏料;紅土,是較好的天然地基和筑壩材料;坩土,也稱耐火土,是火爐內膛的主要原材料,還可以制成耐火磚;黃漿是木器的涂料;板巖常用作制造房瓦及石硯的原料;砂巖是研磨、玻璃、建筑等工業(yè)的原材料。
據真實記載八寶山原名黑山,主要是由東西兩座山峰構成的,最高處海拔103米,是西山山前崗阜。全山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0.6公里。八寶山歷史名勝頗多,明代時有延壽寺、靈福寺、朝陽庵,’西峰上建有娘娘廟,其中最著名的還是褒忠護國寺。褒忠護國寺又名黑山護國寺,是明代永樂年間為紀念名將剛炳所建,寺內有剛炳墓,現僅存墓碑和墓前石龜。日本侵華時期侵略者為紀念死難的日軍于山上建忠靈塔,1946年改建為忠烈祠,紀念抗戰(zhàn)中犧牲的國民黨官兵,包括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等38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