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故事
學生應該有一定的成語知識,也很有必要進一步學習成語知識,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四字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如鳥獸散
李陵是西漢時的著名將領。他擅長騎馬、射箭,作戰(zhàn)十分勇敢,對士兵也非常愛護,因此深得漢武帝的喜愛。
當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出兵侵犯中原。漢武帝為了安定邊塞,便封李陵為派騎都尉,命他率軍前去征討匈奴。他帶領五千步兵,從居延(今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東南)向北推進,三十天后抵達浚稽山(約今蒙古圖音河南),被匈奴三萬騎兵包圍于兩山之間。李陵用戰(zhàn)車圍成營寨,殲滅匈奴數(shù)千人。匈奴單于又召集騎兵八萬人圍攻李陵。李陵邊戰(zhàn)邊向南撤退,斬殺匈奴三千多人,向南撤退,途中來到一大片沼澤中。匈奴從上風放火,李陵也命令士兵從里邊放火燒出一溜空地,以阻止再燒過來的火繼續(xù)向南漫延。
正在匈奴作戰(zhàn)不利,打算撤退的時候,李陵的一個部下投降了匈奴,把漢軍無后援、箭矢將用盡等情況告訴了匈奴,于是匈奴加緊了對漢軍的進攻。李陵率軍退入一個山谷,匈奴緊追不舍,并切斷了漢軍的后路。一場激戰(zhàn),漢軍傷亡慘重。夜里,李陵見自己沒有了突圍的希望,就召集起將士,沉重地說:“看樣子明天就會被匈奴打敗,我們?nèi)瑛B獸散吧,這樣或許還能有逃脫回朝報告皇上的希望。”隨后,李陵在夜里突圍時被匈奴追擊,最后被擒,投降了匈奴。
四字成語故事:如出一轍
自古以來,出現(xiàn)過許多威名顯赫、功高蓋世的著名將領,然而其中有不少人到了晚年卻以失敗而告終,這都是因為他們居功自傲和輕敵造成的。宋朝學者洪邁寫過一篇讀書隨筆《名將晚謬(miù)》,舉例分析了這一現(xiàn)象。
首先是關(guān)羽。三國時期的關(guān)羽,是劉備手下的一名猛將。當年他與袁紹作戰(zhàn)時,于萬軍之中親手殺死了袁紹的得力干將顏良、文丑。后來,關(guān)羽率軍進攻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曹操派出于禁等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關(guān)羽水淹曹魏七軍,活捉了于禁,名震天下,致使曹操都打算把都城遷離許昌,以避開關(guān)羽的銳氣。可是,如此智勇雙全的將領,卻沒有領悟到東吳呂蒙、陸遜的欺詐,竟然中了孫權(quán)的計謀,敗走麥城,被東吳活捉,死在了孫權(quán)的手中。
還有一位是南北朝時期西魏的王思政。當年他鎮(zhèn)守玉壁,被東魏的高歡所包圍。高歡的軍隊,營壘連綿四十多里,最終還是被王思政所打敗。后來王思政遷至荊州,高歡又率大軍前來進攻,雙方對峙五十多天,最后又被王思政所擊敗。可是,后來他不聽別人的建議,以致做了高澄的俘虜。
此外,洪邁還列舉了北齊的慕容紹宗和南朝陳國的吳明徹作為例子。他感慨道:“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四字成語故事:取而代之
項羽是秦朝末年一支主要起義軍的領袖。他出身于楚國的舊貴族,少年時候,既不愿意好好讀書,也不愿意練習劍術(shù)。他的叔父項梁對此很不滿,經(jīng)常責備他。項羽卻說:“讀書認字多了有什么用呢?只需要記住姓名就可以了,學習劍術(shù)也只能抵擋很少的幾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戰(zhàn)勝萬人的本領。”項梁見他很有抱負,就教他學習兵法。后來,項梁殺了人,被官府追捕,便帶著項羽一起逃到吳中這個地方。
有一年,秦始皇巡游全國,途中路過吳中時,項梁、項羽一起去看熱鬧。項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擁、威風凜凜的樣子,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也!”意思是說,我們可以把那個皇帝的位子奪過來代替他做皇帝!項梁聽到后又驚喜又害怕,于是就責備項羽道:“不要胡說八道,這可是要滅門的!”他嘴上雖然這么說,但心里卻十分賞識項羽,認為他是一個奇才,將來一定會有一番了不起的作為。
后來,項羽帶兵參加反秦起義,成為抗秦的主要力量,并自立為西楚霸王。但是,后來他在與以劉邦為首的起義軍進行的戰(zhàn)爭中,由于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的錯誤,最后吃了敗仗,逃到烏江邊上,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