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姓的來源,姓翟的名人
翟
一、尋根溯祖
1、出自隗姓,以國名命姓。隗本來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區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春秋時,赤狄人活動于晉、衛、齊、魯、宋等國之間,稱為翟姓。公元前六世紀末,晉國大舉進攻赤狄,滅掉翟國,翟人大多淪為晉國臣民,逐漸融合于晉人。翟人的后代就以原國名為姓,稱翟姓。
2、出自祁姓,是黃帝的后代。上古時候,北方有翟族(后稱翟國)。翟國是遠古時黃帝的后裔建立的。傳到古代春秋時,翟國滅于晉國,后來晉國又滅于韓、趙、魏三國,到戰國時,這三國又先后滅于秦國。在這長期戰亂中,翟國人都以原國名為姓,逃奔遷居各地。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兩種讀音,居于北方者讀"狄",遷居南方者讀"宅"。
二、郡望堂號
【堂號】"傳詩堂":漢朝時翟輔,四世皆傳授《詩經》,征拜教郎,遷侍中,策試第一,官拜尚書。安帝寵信外戚,翟輔極力上諫。寵臣雖然厭惡他,但又怕他,所以又叫"寵畏堂"。
【郡望】南陽郡:戰國時秦國置郡。相當于現在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三、歷史名人
翟 公:西漢時人。初為廷尉,賓客盈門;被貶后,門庭冷落;后復職,賓客又欲前往。翟公于是在大門張貼告示說:"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翟 義:漢朝人,為翟公之孫。20歲時即任南陽都尉,后升任弘農河內東郡太守。平帝死后,王莽攝政,稱"攝皇帝",翟義起兵討伐王莽,立劉信為帝,自號大司馬柱天大將軍。移檄郡國,國人達10余萬。后被王莽擊敗,被殺,夷滅三族。
翟 湯:晉代名士。篤行純素,仁讓廉潔,不屑仕事,耕而后令。饋贈一無所受?档垡陨ⅡT常侍徵,不至,卒于家。
翟大坤:清代嘉興人,與其子翟繼昌皆為山水畫家。其女翟曹娥為女書畫家。
西漢有丞相翟方進,隋末有瓦崗軍領袖翟讓,唐代家翟琰,宋代有古董鑒賞收藏家翟敦仁、副宰相翟汝文,清代有學者翟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