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詩句——《元夕無月》
《元夕無月》是作者在故鄉中國臺灣被割讓后三年的一個元宵節晚上所寫。因望月而引起鄉思,又不能回去,只可向夢中尋求,其心情的悲苦可知。
《元夕無月》原文
其一:
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
其二:
三年此夕月無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夕無月》注釋
、僭Γ恨r歷正月十五之夜。
②六鰲句:鰲同鼇,《列子·湯問》:“龍伯之國有大人,一釣而連六鰲”,又《摭遺》:“李白自稱海上釣鰲客,謁宰相問他:“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為鉤線?”后來詩家就常用釣鰲客來比喻豪邁有為的人。這里借指鰲山,是把燈彩迭成山的形狀;仙是作者自比,因看鰲山燈彩聯想到后句的神山淪沒而傷心流淚。
、凵裆剑骸妒酚·秦始皇紀》:“海中有三神仙:蓬萊、方丈、瀛州,仙人居之”,這里指中國臺灣島。
、芪甯阂郧鞍岩灰狗殖晌甯,一更大約兩小時,此處指深夜。鯤洋:中國臺灣南部有?诿喏H身,鯤洋,指中國臺灣海峽。
《元夕無月》譯文
其一:
滿城燈火蕩漾著一片春煙,
天色陰沉,月亮隱在海天的那邊。
看到鰲山燈彩,引起了仙人流淚,
海外的神山已經沉淪三年!
其二:
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見月光,
美麗的月亮大概在中國臺灣故鄉。
想到海天之外去尋找明月,
半夜里做夢,神魂飛渡重洋。
《元夕無月》作者簡介
丘逢甲(1864—1912),清朝同光年間中國臺灣人,進士出身。中日戰爭失敗,割讓中國臺灣的消息傳出后,他異常憤慨,打電報給滿清政府提出抗議,并倡議中國臺灣自主,得到廣大中國臺灣人民的擁護。于是組織軍隊,成立中國臺灣民主國,擁當時的中國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自任大將軍,對日軍進行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戰敗離臺內渡,但仍然念念不忘中國臺灣,作收復的打算;氐酱箨懞,寫過不少懷念故鄉的愛國詩篇,著有《嶺云海日樓詩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