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fèi)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注釋:
知章:賀知章,詩人,嗜酒,狂放不羈。
似乘船:醉后騎馬,似坐船般搖搖晃晃。
眼花:醉眼昏花。
汝陽:汝陽王李琎。杜甫曾為其賓客。
始朝天:才去朝見天子。
曲車:酒車。
涎:口水。
左相:李適之。天寶元年為左丞相。
鯨:鯨魚,古人以為鯨魚能吸百川之水,以此形容李適之的豪飲之態(tài)。
樂圣:喜酒。古酒徒戲稱清酒為“圣人”,濁酒為“賢人”。
宗之:崔宗之。開元初史部尚書崔日用子與李白交情甚厚。
觴:酒杯。
白眼:晉阮能為青白眼,對拘守禮法的人以白眼相待,此借指崔宗之傲慢嫉俗的表情。
玉樹:形容人清秀出塵。
蘇晉:開元年間,任戶部、史部侍郎、太子庶子。
長齋:長期戒齋。
逃禪:不遵守佛教戒律。
不上船:李白豪放嗜酒,蔑視權(quán)貴。范傳正《李白新墓碑》載:玄宗泛舟于白蓮池,欲召李白寫序,當(dāng)時(shí)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高力士遂扶其上船見皇帝。這里指李白酒后狂發(fā),無視萬乘之尊嚴(yán)。
張旭:著名書法家,善狂草,人稱“草圣”。好酒。
脫帽露頂:李欣《贈(zèng)張旭》:“露頂據(jù)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酒素壁,揮筆如流星。”寫張旭醉時(shí)不拘形態(tài)的豪放之態(tài)。
如云煙:指張旭的書法變化多端、生動(dòng)瑰奇。
焦遂:事跡不詳。
卓然:獨(dú)異樣子。
驚四筵:使四座的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