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七夕的詩句——《漁家傲·七夕》
《漁家傲·七夕》原文
皎皎牽牛河漢女,盈盈臨水無由語。
望斷碧云空日暮,無尋處,夢回芳草生春浦。
鳥散余花紛似雨,汀洲蘋老香風度。
明月多情來照戶,但攬取,清光長送人歸去。
《漁家傲·七夕》鑒賞
這首詩化用了多處前人的詩詞,第一句由《古詩十九首》里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化過來,也是點題之句。道出七夕時令,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心中委婉曲折的情思。然后寫思之未果,繼而寄情于夢境,“夢回芳草生春浦”此處似可以看做是對于時光的回溯,也就是表達對舊日往事的一種懷念之情。但“鳥散余花紛似雨,汀洲蘋老香風度”,也就是說時光易逝,美好的日子也總會過去,這是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感。“明月多情來照戶,但攬取,清光長送人歸去”回到現實,事實上也是一種自我寬慰。
蘇軾是典型的豪放派詩人,所以即使是寫婉約詞都不會太惆悵太傷感,這首詩中也可以看出來。雖然全詞是在描寫一段相思之情,但最終沒有落在常懷相思之苦的論點上,而更像是因為七夕而引出的一縷清愁。
《漁家傲·七夕》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