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西湖的詩句——《飲湖上初晴后雨》
《飲湖上初晴后雨》原文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后雨》鑒賞
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美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fēng)光。于是詩人贊嘆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fēng)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 番奇妙景致。西湖無論是晴是雨無時(shí)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滟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zhì)和迷人的神韻。
這首小詩前兩句是描寫:寫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xiàn)西湖山水風(fēng)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征,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性,以致有人評論說,古來多少西湖詩全被這兩句掃盡了。后兩句是比喻:天地之間,人類最靈;人類之中,西子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chǔ)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說它和西施一樣同為天下靈與美的極至,何況又經(jīng)過淡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gè)比喻的全部奧妙。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yàn),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她和西湖還有兩點(diǎn)獨(dú)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鄉(xiāng)離西湖不遠(yuǎn),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由于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gè)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qiáng),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shí)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jià)。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達(dá)了作者喜愛西湖。
《飲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屬四川)人。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xué)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jiān)、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lǐng)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jiān)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fēng)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