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句——《秋夜山居二首》
《秋夜山居二首》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秋夜山居二首》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秋夜山居二首》原文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枝柏。
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秋夜山居二首》注釋
幽居:隱居
絕:停止,罷了,稀少。
素:白色
機:紡織機。
野客:村野之人。多借指隱逸者。
銜:用嘴含,用嘴叼。
《秋夜山居二首》賞析
本詩是唐代詩人施肩吾所寫的七言詩。在詩中運用了“幽居”、“月寒”、“珠露”等詞渲染了居住地點的氣氛。用“千年獨鶴兩三聲”、“去雁聲遙人語絕”等句子說明孤寂和幽靜。而“誰家素機織新雪”是妙筆,寫景狀物意境深遠。
《秋夜山居二首》作者簡介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集詩人、道學家、中國臺灣澎湖列島的第一位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傳奇人物。施肩吾幼年家貧,好學的他不畏勞苦,每日上山識字習文,并在唐元和十年殿試中被欽賜狀元及第。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天下大亂,施肩吾率領族人乘木船,經過多日漂泊,到達了澎湖列島并最終在此定居。他把大陸的先進生產方式和農業生產技術也帶到了那里,與當地人一起參加生產勞動,開發寶島。被后人譽為開發澎湖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