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橋的詩句——《春游湖》
《春游湖》原文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
小船撐出柳陰來。
《春游湖》作者簡介
徐俯,生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1075-1141)。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由洪都分寧(沿今江西修水縣)遷居德興天門村。黃庭堅之甥。因父死于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后以事提舉洞霄宮。工詩詞,語言秀麗,意境開闊。代表作有《念奴嬌》、《卜算子》([二]、[三])、《踏莎行》([一]、[三])、《鷓鴣天》(一)等,其中以《念奴嬌》為最著名。該詞聯想豐富,意象紛呈,浩氣彌漫,頗有李白《月下獨酌》和蘇軾《水調歌頭*中秋》的那般放蕩不羈和豪邁氣象。有《東湖集》,不傳。
《春游湖》簡介
燕子來了,象征著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再放開眼界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蘸是沾著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樹,它的枝葉不是絲絲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蕩漾,岸上水中的花枝連成一片,遠處望見,仿佛蘸水而開,這景色美極了!詩人在漫長的湖堤上游春,許許多多動人的景色迎面而來,那么選用哪一處最好呢?最后選出來了:就在“春雨斷橋”的地方。一條小溪上面,平常架著小木橋。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走到這里, 就過不去了。“人不渡”,就是游人不能度過。對稱心快意的春游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挫折。可是湊巧得很,柳蔭深處,悠悠撐出一只小船來,這就可以租船擺渡,繼續游賞了。經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