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冬天的詩句——《冬日有懷李白》
《冬日有懷李白》這首詩寫的非常好,體現(xiàn)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冬日有懷李白》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冬日有懷李白》原文
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
短褐風(fēng)霜入,還丹日月遲。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
《冬日有懷李白》注釋
此詩在天寶四載冬作。諸家謂白未官時,誤。鰲按:曾鞏《李白集序》:李白至齊、魯凡兩次,初去云夢,之齊、魯,居徂來山竹溪而入?yún)牵嗽谔鞂毴昵懊骰饰凑僖姇r。后至洛陽,游梁、宋,復(fù)之齊、魯,南游淮、泗而再入?yún)牵嗽谔鞂毴旰蠛擦旨确艢w時。杜之懷李,當(dāng)在四年之冬,此時李復(fù)有東吳之游,后《春日懷李》詩云“江東日暮云”,當(dāng)屬五年之春。其《送孔巢父詩》題云“游江東兼呈李白”,亦即五年之春也。
寂寞書齋里①,終朝獨爾思②。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③。短褐風(fēng)霜入④,還丹日月遲⑤。未因乘興去⑥,空有鹿門期⑦。
(上四懷李,下四自敘。【朱注】公不忘太白,猶季武之不忘韓宣,故有嘉樹、《角弓》語。短褐二句,自傷流落蹉跎。空有鹿門期,即前詩“相期拾瑤草”意也。)
①曹植詩:“閑房何寂寞。”王勃詩:“書齋望曉開。”②《詩》:“終朝采綠。”逸詩:“豈不爾思。”③庾信詩:“更尋終不見。”《左傳》:晉韓宣子來聘,公享之,韓子賦《角弓》。既享燕于季氏,有嘉樹焉,宣子譽之,武曰:“宿敢不封殖此樹以無忘《角弓》。”遂賦《甘棠》、【傾注】此將一事翻成兩句。④《杜臆》:短褐二句,言貧難煉藥,即前詩“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也。【朱注】《戰(zhàn)國策》:鄰有短褐。一作裋褐。《史記》:士不得短褐。司馬貞曰:短亦作裋。裋,襦也。《貢禹傳》:裋褐不完。《王命論》:裋褐之褻。裋,皆音豎。魏文帝令:“衣或短褐不完。”唐人兩用之。若少陵“短褐風(fēng)霜入,還丹日月遲”與“江湖漂短褐,霜雪滿飛蓬”,以屬對言,不當(dāng)作裋。陸倕詩:“行止避風(fēng)霜。”⑤《神仙傳》:藥之上者有九轉(zhuǎn)還丹。陶潛詩:“日月不肯遲”。⑥《世說》:戴安道居剡溪,王子猷雪夜命掉,未至遽反,曰:“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張遠注】《舊唐書》:李白天寶初客游會稽,與吳筠隱于剡下。故有乘興句。⑦《后漢書》:龐德公攜妻子登鹿門山,采藥不返。李集有《無祠贈杜補闕》詩:“我覺秋風(fēng)逸,誰言秋氣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相宜。煙歸碧海少,雁度青天遲。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段成式《酉陽雜俎》謂杜補闕即杜子美,公此詩用李詩遲字以和之。其說非也。公遇李時尚為布衣,其投拾遺,在至德乾元間。且補闕、拾遺,官銜不同,豈可強作傅會耶。
洪邁《容齋隨筆》云:李太白、杜子美,在布衣時同游梁、宋,為詩酒會心之友。以杜集考之,其稱大白及懷贈之作,凡十四五篇。至于太白與子美詩,略不可見。蓋杜自諫省出為華州司功,迆邐入蜀,未嘗復(fù)至東州也。所謂飯顆山帶頭之嘲,亦好事者所撰耳。
今考:太白集中,有寄少陵二章,一是《魯郡石門送杜》,一是《沙丘城下寄杜》,皆一時刻應(yīng)之篇,無甚出色,亦可見兩公交情,李疏曠而杜剴切矣。至于天寶之后,間關(guān)秦蜀,杜年愈多而詩學(xué)愈精,惜太白未之見耳。若使再有贈答,其推服少陵,不知當(dāng)如何傾倒耶!
《冬日有懷李白》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出生于鞏縣(今屬河南)。早年南游吳越,北游齊趙,因科場失利,未能考中進士。后入長安,過了十年困頓的生活,終于當(dāng)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亂爆發(fā),為叛軍所俘,脫險后赴靈武見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后來棄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嚴(yán)武任成都府尹時,授杜甫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職。一年后嚴(yán)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來出三峽,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帶,死于舟中。杜甫歷經(jīng)盛衰離亂,飽受艱難困苦,寫出了許多反映現(xiàn)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詩作被稱為“詩史”;他集詩歌藝術(shù)之大成,是繼往開來的偉大現(xiàn)實主義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