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一》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塞下曲其一》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塞下曲其一》原文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塞下曲其一》注釋
鷲翎:箭尾羽毛。
金仆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兩角叉開,若燕尾狀。
蝥。浩烀
獨立:猶言屹立。
揚新令:揚旗下達新指令。
《塞下曲其一》賞析
此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本詩描寫了勇猛的將軍傳達新命令時的誓師場面,千營軍士的一同回應,正表現出威武的軍容,嚴明的軍紀及大家必勝的信心,讀起來不免被這種雄壯的氣勢所征服。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將領動員出征時的威武和雄壯聲勢。詩的首句描寫邊塞將軍身佩寶箭的威武氣概,金仆姑是寶箭之名,借以顯示將軍的非凡氣度。次句寫練兵場上豎著的飾有燕尾形飄帶的帥旗!蹲髠鳌罚“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這里引用“蝥弧”之典,象征著軍中士氣的高漲,生動地襯托了將軍的八面威風,使將軍形象栩栩如生。第三句寫將軍下令出征。“獨立”—詞,顯示了將軍威武屹立的氣勢。末句寫萬千戰士一呼百應的壯盛氣勢。“千營”形容士軍之盛壯。“共一呼”寫出了戰士們的萬眾一心、共同赴敵的決心和浩大聲勢,這“一呼”大有聲震山岳的雄威氣勢。
《塞下曲其一》作者簡介
盧綸,(約737-約799),唐代詩人,字允言,唐大歷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