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歌——《詠墻陰下葵》
《詠墻陰下葵》原文
此地常無日,
青青獨在陰。
太陽偏不及,
非是未傾心。
《詠墻陰下葵》譯文
這塊地方常常不見太陽,青青一枝獨在陰涼。
太陽偏偏照不到,并不是它沒有朝陽的心靈。
《詠墻陰下葵》作者簡介
劉長卿(大約726~大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唐代著名詩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監察御史。與詩仙李白交厚,有《唐劉隨州詩集》傳世,其詩五卷入《全唐詩》。
愛國詩歌——《詠墻陰下葵》
《詠墻陰下葵》原文
此地常無日,
青青獨在陰。
太陽偏不及,
非是未傾心。
《詠墻陰下葵》譯文
這塊地方常常不見太陽,青青一枝獨在陰涼。
太陽偏偏照不到,并不是它沒有朝陽的心靈。
《詠墻陰下葵》作者簡介
劉長卿(大約726~大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唐代著名詩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監察御史。與詩仙李白交厚,有《唐劉隨州詩集》傳世,其詩五卷入《全唐詩》。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賞析詩的前兩句寫的是送別時的節物風光,描繪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卻充滿詩情畫意。三四句表達了對友人一篇深摯的情誼。
《薊中作》原文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月夜憶舍弟》原文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月夜憶舍弟》譯文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原文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八月十五夜月(其二)》譯文圓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峽,猶自被白帝城銜掛著。
《從軍行七首之六》原文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從軍行七首之六》譯文胳膊上挎著胡瓶騎著駿馬,秋天的碎葉城西邊月亮正圓。白天敕令賜給寶劍星夜便奔馳,告別君王只一夜便攻取了樓蘭。
《從軍行七首之四》原文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七首之四》譯文青海湖上綿延的云彩暗淡了雪山,一座孤城遙對著玉門關。身經百戰黃沙穿破了鐵甲,不攻破樓蘭絕不回還。
《問舟子》原文向夕問舟子,前程復幾多。灣頭正堪泊,淮里足風波。《問舟子》譯文黃昏時候問一聲船夫,前面的路還有多遠?轉彎處正可停船,淮河中風浪多啊。
《中秋月二首(其二)》原文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中秋月二首(其二)》譯文圓圓的月亮升上秋夜的天空,人們都說今夜月圓四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