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現(xiàn)實總是有差距的,幸好還有差距,不然,誰還稀罕理想?下面是有寫人生感悟的唯美散文,歡迎參閱。
寫人生感悟的唯美散文:聰明的人會放下,愚蠢的人會放棄
放下”并不是“放棄”,它們的本質(zhì)不一樣,結(jié)果也不一樣。“放下”是一個人尋找機會成長;“放棄”則表明一個人尋找地方逃避。“放下”是因為看到自己高于事情,因而放下事情;“放棄”是因為不能放下事情,最終只好放棄自己。智者懂得放下,愚者只會放棄。
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解決煩惱的最佳辦法,就是忘掉煩惱。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笑看風(fēng)云淡,坐對云起時。
人生知止而樂。“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欲不可縱,縱欲成災(zāi);酒飲微醉處,花看半開時。”天道忌盈,業(yè)不求滿。若業(yè)必求滿,功必求盈,不生內(nèi)變,必招外憂。人生在世,做人不必苛求,做事不必完美,享樂不可享盡,學(xué)習(xí)、工作不用太辛苦。為人做事懂得適可而止,對別人是一種寬容,對自己是一種余地。
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不幸福,原因主要基于三個習(xí)慣,如果你習(xí)慣這些習(xí)慣,請拋棄:
1、習(xí)慣放大別人的幸福。
2、習(xí)慣放大自己的痛苦。
3、習(xí)慣拿自己的痛苦與別人的幸福比、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
世間最可怕的事莫過于失去理智時所做的一切,后果不堪設(shè)想;人生最丑的面孔莫過于一張生氣的臉,誰也不喜歡一副愁容;世間最令人討厭的事也莫過于把一張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比打罵還難受。
寧可裝傻,也不要自作聰明。寧可辛苦,也不要貪圖享樂。寧可裝窮,也不要炫耀財富。寧可連輸,也不要只贏不輸。寧可吃虧,也不要占小便宜。寧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釣譽。寧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祿。寧可勤奮,也不能無所事事。寧可執(zhí)著,也不能放棄理想。一連串的二選一,構(gòu)成人生道道坎。
所謂朋友,是那些慰藉你心靈的人;所謂敵人,是那些限制你優(yōu)勢的人;所謂小人,是那些促進你修為的人;所謂貴人,是那些救助你生命的人(轉(zhuǎn)變你命運的人);所謂仙佛(覺者),是那些引導(dǎo)你覺悟本性的人;所謂魔鬼(邪者),是那些誘使你膨脹自我的人。
大道理是極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世間瑣事難就難在簡單。簡單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單純幼稚,而是最高級別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現(xiàn)。完美的常常是簡單的。學(xué)會了簡單,其實真不簡單。
寫人生感悟的唯美散文:世上沒有哪一種成功,不是有備而來
加拿大有一種蜂鳥,身長僅3.5英寸,可它卻能連續(xù)不斷地飛越500英里的海面。500英里的寬闊海面,一只小小的蜂鳥又是怎樣飛過去的呢?它小小的身體內(nèi)為什么有著如此大的力量?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些小小的蜂鳥,在飛越海面的前夜,它們都做了些什么呢?它們首先使自己進入冬眠狀態(tài),以降低生命的消耗,此時它保持體溫所需的能量只需正常能量的五分之一,從而最大限度地儲存了飛越海面所需要的能量。等第二天太陽升起,天氣變暖,蜂鳥就會立刻醒來,勇敢地向著茫茫大海飛去。
原來,小小的蜂鳥之所以能飛越寬闊的海面,因為在成功的前夜它做到了:耐心地等待──使自己進入冬眠狀態(tài);積極地努力,不斷地積蓄能量,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一旦光明在前,機會來臨,就勇敢地向著理想的目標進擊。
如果你也像蜂鳥一樣毫不起眼,你也可以像蜂鳥一樣創(chuàng)造成功的奇跡,只要你在成功的前夜,像蜂鳥一樣做好了一切充分準備。
再來看看我國南方的一種蟬,它的身長僅1.5英寸左右,可在夏天,它的叫聲大得驚人,它那小小的身體里為什么能發(fā)出如此大的聲音呢?
一次,我查閱百科全書,想從中找出蟬發(fā)聲的奧秘。書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蟬的生殖過程:公蟬和母蟬交尾后,公蟬就死了,剩下的母蟬,就用它尖尖的尾巴,插到樹皮里產(chǎn)卵,產(chǎn)完卵,也從樹上掉下來死掉。然后,卵孵化,成小蟲,落在地上,鉆進土里,靠樹根的養(yǎng)分過活
然而,你知道這種小蟲在土里的時間是多久嗎?它一直要在土里潛伏20xx年!孕育20xx年!20xx年后才能鉆出泥土,從蟬蛻里掙脫,飛上樹枝,從而人們聽到了一鳴驚人的蟬鳴。
小小的蟬,為了這一聲不同凡響的鳴叫,一直等待了20xx年!
原來,蜂鳥一飛沖天的背后,蟬一鳴驚人的背后,均是耐心等待、積極努力、不斷積蓄的結(jié)果。是啊,世上沒有哪一種成功,不是有備而來。
寫人生感悟的唯美散文:永遠別說不可能
美國的一家報紙上登了這么一則廣告:一美元購買一輛豪華轎車。
哈利看到這則廣告時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節(jié)啊!但是,他還是揣著一美元,按著報紙上提供的地址找了去。
在一棟非常漂亮的別墅前面,哈利敲開了門。
一位高貴的為他打開門,問明來意后,把哈利領(lǐng)到車庫,指著一輛嶄新的豪華轎車說:喏,就是它了。
哈利腦子里閃過的第一人念頭就是:是壞車。他說:太太,我可以試試車嗎?
當(dāng)然可以!于是哈利開著車兜了一圈,一切正常。
這輛車不是贓物吧?哈利要求驗看車照,拿給他看了。
于是哈利付了一美元。當(dāng)他開車要離開的時候,仍百思不得其解。他說:太太,您能不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嗎?
嘆了一口氣,說:唉,實話跟您說吧,這是我丈夫的遺物。他把所有的遺產(chǎn)都留給了我,只有這輛轎車,是屬于他那個情婦的。但是,他在遺囑里把這輛車的折賣權(quán)交給了我,所賣的款項交給他的情婦于是,我決定賣掉它,一美元即可。
哈利恍然大悟,他開著轎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路上,哈利碰到了他的朋友湯姆。湯姆好奇地問起轎車的來歷。等哈利說完,湯姆一下子癱倒在了地上: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這則廣告了!
什么事都有可能發(fā)生。那些連奇跡都不敢相信的人,怎么能獲得奇跡呢?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對未來并不主動。他們不是在動蕩的日子里顛簸得太久,就是在四平八穩(wěn)的時光里纏綿得太深。不是絕望了,就是變懶了,表現(xiàn)在想法上,不是怯懦,就是不思進取。動蕩迷亂了精神,信念就會在迷惘里潰散;而在溫柔鄉(xiāng)里待得太久,斗志難免會忘了回家的路。
自設(shè)的絕境,往往比生活給的絕境更讓人難以逾越。這個世界最大的絕境就是:在希望到來之前,絕望已經(jīng)到來;在可能到來之前,不可能早已抵達。
其實,許多地方往往不是人到不了,而是心到不了。只能在方寸之地回旋的人生,一定是跟在了別人的后面。一條路,當(dāng)被前人走絕,自己也只有重復(fù)的份兒。實惠的生活哲學(xué),往往都是挑選能的事去想、去做。這樣看似規(guī)避了風(fēng)險,卻同樣堵死了通往人生廣闊天地的路。
生活是撲朔迷離的,它給你一些,也拿走一些,讓你快樂一陣,也讓你痛苦一陣。它的奇妙之處就在于,看似不動聲色,卻讓每個人都過得不盡相同。
樂觀的人,總能在生活的有限中走出無限來,因為他們更善于在絕望之處看到希望,在不可能中捕捉到可能。希望看似渺茫,卻伏在了時間深處。它一動不動,等在那里,等著與心性堅韌而明亮的人相逢。你放棄的時候,或許它也在涕淚交加,因為,它與你只是咫尺之遙。人生的好多轉(zhuǎn)機,不是等不到,而是常錯過。
有時,消極想法太盛,會綁架我們的意志。先入為主的暗示,會讓我們在否定自己時,愈發(fā)地理直氣壯。如果你習(xí)慣站在庭院里吹風(fēng),不妨踩著木梯爬上屋頂。不僅是因為屋頂?shù)娘L(fēng)更大、更涼爽,重要的是,你會眼界突然一開,看到庭院里看不到的風(fēng)景。
可惜,有的人一輩子都沒給過自己登上屋頂?shù)臋C會。他們被心底的院落囚禁得太久、太深。人生的明媚,他們無緣看到。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