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后感300字(通用3篇)
活著讀后感300字 篇1
如果我們有更多選擇,就不會有這么多咄咄逼人的欲望。但是我們只能沿著這條狹窄的小道,麻木地走過去。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可悲。
我也懂得做人應該積極樂觀的處世至理,讀余華的小說《活著》,我的人生觀卻沒有特別大的改變。要說收獲,則無非是在感嘆之余,再一次被提醒:人應該知足。
我認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樣沒事胡思亂想,無非是因為人的軟弱,因為人的不懂得知足,總是想要得更多。
《圣經》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軟弱的,人的體內人的成分使人易怒,沖動,不能自制。這一點我是相信的。人的軟弱,使人面對困境時往往無力支撐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惡卻無膽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曠野獨自唱著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無聲地攀爬,在無橋無船甚至無人的野渡泅過冰冷的河面,充分顯示自己的勇氣與智慧,那么在現實的世界里,人的日子會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時,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總是難以得到滿足的。未經滄桑的人總是容易在現實的捆綁中藉著心靈的不滿足幻想著換個環境,一味認為物質的困境使自己忙于無意義的奔波,無暇顧及精神享受。于是,在不如意的現實邊緣,痛苦地接受一襲又襲虛無的沖擊。卻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中,過著看人臉色甚至隨時可能遭人毒打,隨時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還會為曾經的生活盡不如意嗎?或許那時,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惱和追悔了吧。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讀了《活著》,我想,接受現實,努力成長,好好活著,活著,活著……
活著讀后感300字 篇2
暑假中,我讀了《活著》此書。當我初次看到“活著”二字時,心中充滿了疑惑。活著是什么?是享盡榮華富貴?是一事無成?還是遭人欺凌?這些都不是。于是我帶著滿腹疑問翻開了書。
在那個黃昏,老人福貴,向作者余華講述了自己傳奇的一生。帶有些許無奈,又帶有些許悔意。老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年輕是只知道吃喝賭嫖,因此,他家從大戶人家變成了窮困的農民,不知哪修來的福氣,他找了一個溫柔賢惠的妻子,就在他悔改后卻又被抓去做了壯丁,被放回來后,他本想默默的度過晚年,可他命運坎坷,本該經歷的幾代同堂,卻變成了福貴眼睜睜的看著他僅有的六位親人相繼離世,只留他孤單一人在世上獨活。
合上這藍皮書,強忍住眼淚,我心久久不能平靜。福貴的一生是一個奇跡,一個所有人都不愿經歷的傳奇。在那亂世中,福貴經歷了文革、自然災害和生活打擊。這么多困難,這么多平常人經歷不了的困難,福貴一個人挺了下來!其實,福貴就是那個時代窮苦人民的縮影。
我懂了,我懂“活著”二字了深度了!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死去的人,而是活下來的生者。他們的肩上不僅多了責任,而且少了一個替他分擔痛苦的人。但是,如果生者不肯接受現實,死者又怎能安息?所以,死者不能復生,生者要堅強的面對現實,像福貴一樣生活下去。這樣,死者才會欣慰。
“少年去流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貴的歌聲又一次想起在我耳旁。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活著讀后感300字 篇3
在課余時間,我讀完了《活著》這本書,有諸多感觸。《活著》講述的是一個老人福貴的一生經歷,他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為伴。享樂要有正確的方式。就福貴而言,他整日去青樓,賭博成癮,其目的就是為了享樂。如此享樂方式的結果就是不學無術,整日不顧家,家產也給敗光了。享樂無可厚非,尤其是對我們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來說,享樂說的簡單點就是放松,放松能使我們減輕壓力,提高學習效率。不過,我們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式來放松,放松不是逃課去網吧通宵,也不是上課玩手機,這樣的方式不僅是我們失去了知識,還損害了身心健康。我們可以課后時間去運動、看課后書、跟同學談心聊天,運動可以提高我們的體質,看課后書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同學之間的聊天可以增進感情,我們還達到了放松的目的。相比玩游戲、看小說而言,這些放松方式更可取。
珍惜身邊的親人。福貴的一生可謂是悲慘的,他身邊的親人因為各種原因相繼去世,他承受了各種打擊依舊堅強的活著。這不僅告訴我們生命的可貴,還警醒我們要珍惜身邊的親人。世事無常,我們不知道身邊的親人何時會離去,珍惜現在,為身邊的親人做點什么。
不論遇到何種挫折,我們都要活著。人活著只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生命是珍貴的,我們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輕生。
我合上《活著》這本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