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通用13篇)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1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持著你的崗位?……雷鋒叔叔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他的精神時刻鞭策我要做一顆對社會有用的螺絲釘。
雷鋒叔叔雖然只個普通的汽車兵,可他甘當“革命的螺絲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他熱愛集體,關心戰友,關心群眾,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戰友的棉褲破了,他不聲不響地把棉褲補好;大嫂的車票丟了,雷鋒主動用自己的津貼補車票;當戰友家有困難的時候,他偷偷地以戰友的名義寄錢……“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就是他樂于助人精神的真實寫照。他常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愿作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舍己為人、為人民服務的“螺絲釘”精神,對待學習要像“釘子”一樣鉆懂、鉆透,學好本領,做一顆有用的螺絲釘,成為對黨、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2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雷鋒的故事》。這本書介紹了雷鋒叔叔的成長歷程以及他助人為樂、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的動人事跡。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社會的剝削和壓迫,使他家破人亡,六歲就被倫為孤兒。解放后,是黨把他從虎口拯救出來送他讀書、當兵,并逐漸成為 一名共產主義戰士。在一次意外中,他不幸因公殉職,終年二十二歲,在如此短暫的一生,他卻默默無聞地為人們做了數不盡的好事,真不愧是人們的優秀勤務兵!袄卒h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也就是由此而來。
每當讀到雷鋒叔叔的所作所為時,我情不自禁感到非常的慚愧,我們和雷鋒比起來我們的生活真是太幸福、太美滿了,可心靈卻差多了。公共汽車上讓坐的人少了,見義勇為的人少了,助人為樂的人少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少了,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的人少了,處處為自己著想的人多了……難道這個社會真的在不斷的后退嗎?
讀了這本書,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時刻提醒自己在接受別人關心的同時也要去關心別人,處處都有需要幫助的人。我想:如果我們大家都能像雷鋒那樣善良正直、樂于助人,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3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边@是我今天閱讀的《雷鋒的故事》中雷鋒叔叔說的一句話。
雷鋒叔叔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它19xx年12月18日出生在xx省望城縣安慶鄉簡家塘一戶貧苦農民的家中,年僅7歲就成了孤兒,后來在黨的關懷下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有一次雷鋒出差,做了許多好事。當時就傳出:“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佳話”。19xx年8月15日,雷鋒叔叔在指揮倒車時負傷,不幸犧牲,年僅22歲。
雷鋒叔叔小小年紀,就為人們做出了許多好事,無論你在哪里,都會看到他的身影,背著年邁的老人踏著路上的荊棘;抱著迷路的小孩,走在泥濘的小路上,哪里需要幫助,哪里就會有雷鋒叔叔的身影,最值得我學習的是雷鋒叔叔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他把撿來的生銹的螺絲釘放在一起,需要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用。還會用自己節儉下來的錢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雷鋒叔叔您雖然已經離開我們,但是您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會一直發揚下去,您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4
記的有一次我看過一本書——《雷鋒的故事》,雷鋒叔叔把他卻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叔叔曾寫過一本日記,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我幫戰友們整理了床鋪,收拾了宿舍……盡管很累,但我卻感到從沒有過的快樂和喜悅。”這就是我在書本中看到的雷鋒,一個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的雷鋒,一個身體力行,認真踐行“為人民服務”思想的雷鋒。
在他的回憶中,曾有這樣一件事,在一個暴風雨的日子里,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抱著一個年幼的嬰兒,走在泥濘的道路上,她們沒帶雨傘,雨水濕透了她們的衣衫。雷鋒見了,毫不猶豫地趕到老人面前,一邊抱著嬰兒,一邊扶著老人走路,一直把老人送到家里。等到老人回過神來要準備謝謝雷鋒的時候,他卻已經悄悄地離去了。
雷鋒,他并不追求精神上的贊美,也不追求物質上的獎勵,他高尚的品質給我的心靈帶來很大的震動。這時,小小的我在心中暗暗發誓,我要以雷鋒為榜樣,學習他的精神,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在一般的人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跡。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5
自從我看了《雷鋒故事》之后,我對雷鋒那助人為樂的精神又有了進一步地了解!
有一次,雷鋒要回撫順的部隊去,在人流中,雷鋒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拿著個大包,正吃力地走著。雷鋒趕緊跑上前去問那個大娘要去哪兒,原來大娘也要去撫順,她要去看兒子。一聽是和自己同路,雷鋒立刻接過大娘的包袱,攙扶著大娘一起上了火車。下火車后,雷鋒又帶著大娘東打聽,西打聽,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了大娘的兒子家,大娘的兒子拉著雷鋒的手,一再感謝……
雷鋒所做的好事真是怎么說也說不完!
雷鋒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身邊每個人,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就像有一次,我們小區在三樓平臺放了一場電影,到第二天早晨大家才發現平臺上留下了許多垃圾。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只有一個清潔工在打掃衛生,這個清潔工已累得滿頭大汗了。小區居民見到這種情況,不約而同帶上自家的清潔工具,紛紛跑下來幫助打掃,清潔工的臉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我們要繼續發揚雷鋒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多做好事,這樣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更溫暖,更美好!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6
未讀《雷鋒故事》之前,我一直認為學雷鋒叔叔就是做幾件好人好事,在假期當中,我讀了《雷鋒故事》后知道雷鋒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甘愿為祖國奉獻一切的強烈的愛國精神,與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雷鋒叔叔小時候家里很窮,很小就沒有了父親,和媽媽相依為命。在他七歲時母親自盡了,成了一個孤兒。但他人窮志不窮,從小就愛助人為樂。
參軍后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簡樸,從不隨便花一分錢,衣服、褲子和襪子都是補了又補還在穿。每次過了吃飯時間,他都會把桌子上的米飯拿去給豬吃。他還用費木頭定了一個“聚寶箱”,把多出來的或撿到的螺絲、螺帽、牙膏皮、鐵絲條都放在里面,當需要的時候就從里面拿出來,用不到的東西賣給破爛的,得到錢全交給公家。
毛主席說:"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不做壞事。"雷鋒叔叔就是這種樂于助人,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開始,做了數不清的好事,如援災區捐款獻愛心、幫戰友補被子、協助炊事班洗白菜、在列車上為別人服務等等。有人評論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也有人說他是“傻子”,但他甘愿做一個“傻子”。
他不但樂于助人還勤學苦練,他在練習手榴彈擲遠時,由于個子小,體質弱,他費盡力氣,總是及不了格。雷鋒心里十分不安,他想:我一個人不及格,會影響全班的訓練成績,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連個手榴彈都投不遠,怎么保衛祖國?他撂下飯碗,抓起教練彈,又跑到操場去了。他暗暗激勵自己:達不到目標,我決不罷休!胳膊投得又腫又疼,于他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勵自己,十幾天過去了,雷鋒沒有白練,終于超過了及格標準。
由于年齡在班級里偏小,力氣小,個子也不大,我的體育成績總是倒數,看了《雷鋒故事》后,我在心里發誓,一定要學習雷鋒叔叔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抓緊休息時間鍛煉身體,像雷鋒叔叔擲手榴彈一樣倔強,執著地把體育成績提高上去;在學習上,要勇于克服困難、戰勝困難,不在困難面前低頭,像雷鋒叔叔那樣做生活的強者,使自己成長為一名活潑可愛、勇敢自信的神龍小學的學生。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7
雷鋒自小就失去了親人,是他的鄰居——六叔奶奶在養他,他的六叔奶奶家也很困難,有時連飯也吃不上,所以雷鋒經常背著六叔奶奶去很遠的地方來討飯,有時也經常到山上去砍柴,一個空空的倉庫一下子就滿了。
雷鋒長大后,他幫助過許多人,他接送小同學上學,互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自己的錢除了買生活用品和好看的書外,剩下的錢都捐給了災區。他為人民服務,地球人都對他贊譽有加。
他非常喜歡看書,每天都看到深夜;雖然沒有燈,但是他借用車燈來看書。他為人民做了很多很多,但他常說:“是偉大的黨把我救出苦海,我的所作所為是應該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我還做得不夠、”
雷鋒叔叔是個不但善良,而且還是個會報效國家的大善人。有一句名言——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名言非常值的我們學習,我非常喜歡這句名言。
雷鋒喜歡幫助別人,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伙伴。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8
這本《雷鋒的故事》主要講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離村子很遠的地方,有一個草房子里出現了一個新的生命,出生的時候沒有香甜的乳汁和溫暖的火爐,卻是伴隨著寒冷和饑餓,他的名字叫雷鋒。
雷鋒出生的時候正是中國處于水深火熱的時期,因為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國民黨聽說日軍在離村子只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就嚇破膽逃跑了,其他的村民也跟著去避難。有些人趁火打劫,上山當了土匪,最后整個村子就只剩下雷鋒和他媽媽。
到了中秋節,有錢人們都張燈結彩過中秋,媽媽把雷鋒送到了六奶奶家去,說有事第二天雷鋒回到家驚訝的發現媽媽自殺了,雷鋒抱著媽媽哭了很久很久,傷心欲絕,他想著自己一定好好的活下去。
到了最后,雷鋒的家鄉解放了,雷鋒去當了解放軍,他樂于助人勤奮好學通過了共產黨的考核,成為了黨運輸隊的同志了。有一天,車子不小心撞到了一棵樹。恰巧樹倒的方向是雷鋒站的地方,就這樣雷鋒同志光榮的犧牲了,永遠的閉上了眼睛,老百姓們都很難過,雷鋒同志在活著的時候幫他們做過很多事情是個好同志。黨向全中國宣揚雷鋒的同志的奉獻精神。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9
《雷鋒的故事》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故事書中的雷鋒叔叔那種樂于助人、勤儉節約的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鋒叔叔是個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他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不到7歲就成了孤兒,吃不飽、穿不暖。解放后,他在黨的關懷下成長,是黨把他培養成一位英雄,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人民。
雷鋒叔叔努力學習,忘我工作,經過努力成了一名技術過硬的汽車兵。雷鋒叔叔有意義地活著,就是為了要幫助更多的人。他帶病去參加抗洪救災,主動去工地幫忙,把省下的錢都捐給災區,在風雨中幫助大嬸抱孩子,幫丟票的婦女買票,送迷路的老人回家,幫列車員打掃衛生……雷鋒叔叔的故事真是太多了。
他曾在日記里寫道:“人民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就是雷鋒叔叔崇高的愿望。
讀了這本書后,我下定決心要像雷鋒叔叔學習,在學習上要有“釘子精神”,在生活中要多做好事,幫助有困難的人,為人民服務,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雷鋒的故事》讀后感
我讀了雷鋒這本書,覺得雷鋒很偉大,他小時侯父親,母親和哥哥全去世了,他仍然那么堅強,那么勇敢。毛主席送給雷鋒的一句話是——向雷鋒同志學習!!
讓我最感動的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的名字是把一切獻給黨,講的是夏天來了,要發軍服,每人發兩套單軍裝,兩套襯衣,兩雙膠鞋,可雷鋒就要一套,剩下的給黨,雷鋒有一個聚寶箱,里面什么都有。比如車上的螺絲壞了,就從那里在找一個螺絲。雷鋒很省吃檢用,省下來的錢就買書看,有一次有個地方鬧水災,雷鋒把錢火速送到郵局讓寄走。
還有一個故事叫從小事做起,講的是,有一次,雷鋒和其他同志到山上采草籽,中午時,王大沒帶飯,雷鋒看見看了說自己肚子疼,不吃,讓王大吃,他突然看見王大的褲子破了,就偷偷的拿來縫,還有一次小周的爸爸病了,沒錢治病,雷鋒知道了,就去給小周的家人及寄了10元錢。還有一次考試,雷鋒考好了,可戰友沒考好,所以他決定幫戰友補課。
雷鋒的精神值的我們學習,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要報效祖國!!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10
未讀《雷鋒故事》之前,我一直認為學雷鋒叔叔就是做幾件好人好事。在假期當中,我讀了《雷鋒故事》后知道雷鋒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甘愿為祖國奉獻一切的強烈的愛國精神,與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雷鋒叔叔小時候家里很窮,很小就沒有了父親,和媽媽相依為命。在他七歲時母親自盡了,成了一個孤兒。但他人窮志不窮,從小就愛助人為樂。
參軍后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簡樸,從不隨便花一分錢,衣服、褲子和襪子都是補了又補還在穿。每次過了吃飯時間,他都會把桌子上的米飯拿去給豬吃。他還用費木頭定了一個“聚寶箱”,把多出來的或撿到的螺絲、螺帽、牙膏皮、鐵絲條都放在里面,當需要的時候就從里面拿出來,用不到的東西賣給破爛的,得到的錢全交給公家。
他不但樂于助人還勤學苦練,他在練習手榴彈擲遠時,由于個子小,體質弱,他費盡力氣,總是及不了格。雷鋒心里十分不安,他想:我一個人不及格,會影響全班的訓練成績,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連個手榴彈都投不遠,怎么保衛祖國?他撂下飯碗,抓起教練彈,又跑到操場去了。他暗暗激勵自己:達不到目標,我決不罷休!胳膊投得又腫又疼,于他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勵自己,十幾天過去了,雷鋒沒有白練,終于超過了及格標準。
由于年齡在班級里偏小,力氣小,個子也不大,我的體育成績總是倒數,看了《雷鋒故事》后,我在心里發誓,一定要學習雷鋒叔叔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抓緊休息時間鍛煉身體,像雷鋒叔叔擲手榴彈一樣倔強,執著地把體育成績提高上去;在學習上,要勇于克服困難、戰勝困難,不在困難面前低頭,像雷鋒叔叔那樣做生活的強者,使自己成長為一名活潑可愛、勇敢自信的神龍小學的學生。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11
我再次詳讀了《雷鋒的故事》一書后,對雷鋒的精神有了更深程度的理解。雷鋒家境貧苦,七歲就成了孤兒,他的童年沒有了親情和溫暖,是在傷心和痛苦中度過的,但是他長大后,卻給了許多人無私的幫助和親人般的溫暖。在他短暫的生命中,正因為他對人民、對集體、對國家懷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不停地做好事,好事做了一火車。
現在,有人認為雷鋒精神已經過時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事,都可以用錢來解決,比如家務活可以叫鐘點工、生病可以打120、學習有困難可以請家教等等。但我不這么認為,錢不是萬能的,錢買不了朋友,買不了友誼,也買不了感情。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熱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像“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全國同胞、世界友人都向災區伸出了友誼之手,讓他們渡過難關,重建家園,讓他們感受到世界充滿愛。最近中國臺灣發生的泥石流,大家又將愛投向臺灣同胞。在日常生活中,雷鋒精神無處不在。公交車上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學校里同學們互相幫助,很多人參加志愿者,到社區做義工,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值得我們學習。聽說國外都在學習雷鋒精神呢!我們一定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弘揚雷鋒精神。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在別人感到快樂的同時,你也能收獲快樂。我們一定要學習雷鋒精神,并把她發揚光大,讓我們伸出友愛之手,搭起友誼橋梁,共建和諧家園,讓世界充滿愛。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12
讀完《雷鋒的故事》已經許久,但直到現在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那令人為之一顫的一幕:北風呼呼地吹,雷鋒手握鐵杠,冰涼刺骨,他咬著牙,反復做著引體向上,一下,兩下,三下……直到雙手再也抓不住杠了,他才肯休息一下。那是多么了不起的意志力啊!
雷鋒的這種堅忍不拔的意志力的確充滿著魅力,鼓舞著我勇敢的面對困難,向著成功前進。記得那是去蔣巷村參加實踐活動的第二節課, 林教官帶著我們來到了軍事體驗基地。“啊!”我大叫一聲,看到了一個高4米得三角形網架,一個念頭閃過我的腦海,我們不會是要爬這個網吧?我極其努力的安慰自己,但事實終覺是事實,結果還是被我猜對了,我們要去體驗嘗試并翻越它。我心里怕極了,生怕翻不過去,成為同學們的笑柄,正當我一籌莫展,焦慮萬分的時候,只聽得一聲哨響,第一組出發了。隨著一組又一組的人挑戰成功,我的心怦怦直跳,真想找個地洞鉆進去逃了。可我再看,平時比我還膽小的楊夢恬,今天卻格外勇敢,她如善于攀爬的小猴子敏捷,她翻過了這個網架。忽然,我仿佛間看到了雷鋒的形象,他咬牙堅持,努力向上!我可不能做逃兵啊!我立馬提起十二分的精神,鼓起十二分的勇氣,決心翻過這個網架。終于輪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氣快速地爬上網架,雙手抓緊網繩,雙腳麻利的往上移,可隨著高度的提升,體力的消耗,我越爬越慢,終于到了最高點,我膽怯地往下看了一眼,哇!這么高!掉下去,我可小命不保了!不禁為自己捏了把汗,不由得停下腳步!此時同學們的加油聲,此起彼伏。我可不能輸啊!我努力的鼓勵自己?涩F在問題來了,我要怎樣才能下去呢?不管了,豁出去了,我學著我同伴的樣子,手像鐵鉗一樣緊緊抓住繩子,我努力地抬高一只腳,跨向對面的網架,再把另一只腳移動過來,快速的爬下網架,此時,我終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接著,我又輕而易舉地過了獨木橋,踩地雷等。聽著同學們的掌聲,我的心里更是比吃了蜜還甜。
在我的生活中,成功的事例不止這件,是雷鋒的品質,助長了我的勇氣。雷鋒形象,也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激勵我奮勇向前,做一名生活的強者!
雷鋒的故事的讀后感 篇13
今年暑假,我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這本書介紹了雷鋒叔叔雖然只活了22年,但卻在這短短的一生中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這些好事之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有這樣兩件事。
一次,雷鋒叔叔出差,在火車上,他看到乘客很多,列車員很忙。于是他就主動幫列車員掃地、擦桌子,幫乘客整理行李、倒水,還給大家讀報。大家紛紛夸他,“你真是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啊”!
還有一次出差,雷鋒叔叔碰到一位大娘,這位大娘是第一次出門,什么也不知道。雷鋒叔叔便幫她拿東西、找座位,還把自己的面包給大娘吃。下車后,又到處打聽大娘的兒子家在哪里,并把大娘送到了兒子家。為幫助大娘,他耽誤了自己辦事的時間。
雷鋒叔叔一生都是這樣,先人后己,無私幫助他人。比起雷鋒叔叔,我覺得自己有件事做得很自私。前天晚上放學寫作業時,阿姨家上二年級的小女孩兒在我旁邊看我寫作業,她很好奇,問東問西,我覺得打擾了我寫作業,心里很煩,便訓了她一番。小女孩兒覺得很委屈、很生氣,就獨自上一邊玩去了,F在我知道了,我這樣做既自私又不禮貌,我應該耐心一點,好好和她說。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應該向雷鋒叔叔學習,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關心同學,關愛長輩,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