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集的讀后感(精選3篇)
新月集的讀后感 篇1
在我所知道的為數不多的各位中外詩人中,泰戈爾莫非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位了,而他的那部《新月集》更是眾多他的詩集中我所認為的經典了。
在我眼里,泰戈爾的名字是和《新月集》聯系在一起的。許多評論家說,詩人是“人類的兒童”,因為他們都是天真的,善良的。在現代的許多詩人中,泰戈爾更是一個“孩子的天使”,他的詩,就是一張天真爛漫的孩子的臉,看著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能感到和平和安慰,并且知道如何相愛。
泰戈爾在《新月集》中給人們展示了一個美麗、詩意的兒童世界,這個兒童世界是所有成年人都已經忽略、遺忘的童真世界。
“誰從孩子的眼里把睡眠偷了去呢,我一定要知道``````”是啊,有誰知道到底是誰把孩子眼中那美好的新月偷走了呢,又有誰知道是誰把原本屬于孩子世界中的純潔、童真這樣沒好的事物給偷走了呢!
“``````夜來了,我的臉埋在手臂里,夢見我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帶著滿載著夢的籃子。”而這裝滿了孩子天真夢想的盒子卻被所謂的睡仙精心掩埋在孩子要不可及的金銀島上,也許必須經過一番艱苦的長途跋涉才能得到或者是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無法得到的。而泰戈爾早已預料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將自己的兒童集命名為“新月”,是意圖讓那沉睡已久的月亮再度重升,獲得一個嶄新的靈魂。
《新月集》向成人描繪了一個魅力無窮、令成人無法企及的兒童世界,此書的翻譯鄭振鐸先生曾精辟地說過,“《新月集》并不是一部寫給兒童讀的詩歌集,乃是一部敘述兒童心理、兒童生活的最好的詩歌集”。我認為,泰戈爾之所以能如此真實到位的描繪出兒童世界,完全是因為他將自己看作一個孩子,“真實”進入了孩子世界,因此,他便能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為孩子說話、說孩子話,用兒童的諺語表達出他們的精神世界及真實情緒。
所以說,泰戈爾無愧于“孩子的天使”這一稱號,他的詩將真實的孩子帶如了我們的視野,使得讀者也感同身受地與孩子們一起游戲、玩耍,他的“卓越的兒童心理學家”稱號可能也是來源與此。
每每讀到泰戈爾的作品,總有一種無比舒暢的感覺,似乎一股清新的風拂過面前,在他面前,任何欺騙和隱瞞都無法逃脫那雙銳利無比的眼睛,所以我們應該坦誠些,因為最后往往會發現,被欺騙的就是我們自己。
兒童世界的消失是由于教育的介入,它往往以為著統治、主宰甚至專制、毀滅,而在《新月集》中,兒童涌動真無窮無盡的自我創造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沉浸其中,去探詢、感悟蘊藏于其中的“生機勃勃的秘密、去喚醒沉睡于其中的自然的無限潛能”。
新月集的讀后感 篇2
海頓斯塔姆曾經贊譽過泰戈爾寫的詩“心靈的清澈,風格的優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種完整、深刻、罕見的精神美,
新月集讀后感。”他的文字有種特殊的魔力,讓人忘記一切痛苦,走進全新的世界中去,那里有碧綠的草地,蔚藍的天空,溫暖的陽光……一切令人心曠神怡。
初讀《新月集》的時候,覺得意義很淺顯,似乎很容易懂;深入的去剖析,其實并不是這樣,它用簡單的文字去塑造兒童的新月之國,以及兒童的內心世界,那里就像一塊溫潤的美玉,沒有一絲瑕疵,又似水晶般透明。
泰戈爾對一切有著獨特的見解,他在詩中寫道:“孩子有成堆的黃金于珠子,但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卻像一個乞丐。他所以這樣假裝了來,并不是沒有緣故。這個可愛的小小的裸著身體的乞丐,所以假裝著完全無助的樣子,便是想要乞求媽媽的愛的財富。”孩子是睿智的,他來到這世界上的第一聲哭叫,是為了博得母親的愛,孩子在纖小的新月世界里,沒有束縛,但他放棄了自己的自由,因為在母親的心里有無數美妙的東西,母親的擁抱和親吻勝過一切。孩子知道一切語言,甚至是世間人少懂的,但他永遠不說,只學習從母親嘴里說出的話。他的牙牙學語,在母親的耳邊輕輕的喃喃,“媽媽,媽媽……”便可以讓母親欣喜萬分,讓母親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他便在母親的臂彎里,享受著母愛的呵護。
當孩子有一天真的問道:“我是從哪里來的啊,媽媽?”母親把孩子緊緊地摟在胸前,你是我心中的小小心愿,你活在我所有的希望和愛情里,活在我的生命里,當我凝視著你的小小臉蛋,我害怕失去你,緊緊地把你摟在胸前。當孩子犯錯誤時,母親會指責他,但當孩子流淚時,母親的心也同他一同哭泣。母親說:“只有我有權去責備他,只有熱愛人的人才可以懲罰人。”
想想我們,旅途中有人給你一瓶水,你會感動良久,可是父母幾十年來對你的噓寒問暖,往往又會被我們解讀為“嘮叨”。這樣公平么?或許你已經習慣父母不求回報的付出,譬如陽光,譬如空氣,視之理所當然。可他是我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我們感覺理直氣壯時,其實是我們解讀錯了世界。
泰戈爾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語言,寫出自己對生活的反思,寫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強烈地表現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總之,泰戈爾把“愛”當作了人類的理想,這與他的人道主義思想是相輔相成,密切結合的。
新月集的讀后感 篇3
在書店中靜靜的尋覓,我找到了一本美麗的書,說它美麗,是因為它擁有著美麗的文字、蘊含著美麗的情感,如歌一般幽婉,如酒一般令人回味無窮。讀詩,是需要意境的。吟讀起泰戈爾的詩,一種不可測的魔力把我帶到了兒童的夢幻中,“守財奴”一般的夕陽收起最后的金子,林蔭路上的花一朵一朵落在地上,靜靜的蕭蕭的竹林升起月亮。《新月集》中的一首詩《同情》,詩中這樣寫道:“如果我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親愛的媽媽,當我想吃你的盤里的東西時,你要向我說‘不’嗎?你要趕開我,對我說道,‘滾開,你這淘氣的小狗’么?那么,走罷,媽媽,走罷!當你叫喚我的時候,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喂我吃東西了。”《新月集》文字優美,更重要的是它能引起我無盡的思緒,這就是泰戈爾詩的獨特韻味所在,讓我感受到他的思想主旨——愛,因為愛,泰戈爾才把詩歌寫得如此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