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化讀后感(通用3篇)
十二生肖文化讀后感 篇1
大家一定都知道十二生肖吧,你們知道十二生肖是怎樣得來的嗎?你要想知道的話就讀一讀下面的文章吧。
古時候,玉皇大帝想給人們出生的年份做一個紀念,便選出十二種動物,一年一種動物,那時候因為地上的動物很多,所以太上老君提了一個建議,讓先來的前十二種動物為十二生肖,動物們知道后都準備在那天去報名。
那時候,貓和老鼠是好朋友,因為貓很懶,所以貓讓老鼠那天早點喊它,老鼠連想都沒想就隨口答應了。
可是那天,老鼠忘了這件事,就自己一個人去報名了,他看見了老黃牛,于是,他就裝著給黃牛唱歌,到了那里,黃看見那里一個人也沒有,很興奮,這時,老鼠就一溜煙的跑到了黃牛的前面,結果,在十二生肖中,小小的老鼠就排在了第一名。
貓起來后發現,老鼠已經走了,貓很生氣他沒有被評上十二生肖,都怪老鼠沒喊它,所以,貓只要見到老鼠,就非要把它吃掉不可。
十二生肖文化讀后感 篇2
今天我讀了十二生肖的故事,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排名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豬、狗。
玉皇大帝要給小動物們排名次,它們為了爭第一,費了不少的力氣,動物們都想第二天得第一名,貓讓老鼠早上叫它,結果老鼠自己偷偷走了,老鼠看到憨厚的老牛比自己還早,機靈的老鼠一下跳到老牛的角上,搶了個第一。從此以后貓見到不講信用的老鼠就要抓它,自己也改掉了貪睡的毛病。
這篇故事告訴人們:做人做事要講信用,否則,就會遭到別人的報復,生活也不得安寧。
今后我要光明正大的做人做事,還要講信用,我以后會現實我自己的諾言的,就從明天開始,決不會像老鼠一樣,不遵守自己的諾言。
十二生肖文化讀后感 篇3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一部電影《十二生肖》,它是成龍電影中最后一部,也是達到最頂峰的一部電影。
故事講的是當年火燒圓明園,致使大批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十二生肖獸首最引人關注,期間不乏奸邪的文物販子,試圖通過偷盜的手段獲取寶貝。以此為契機,正在度假的國際大盜JC和他的專業團隊一同遠赴巴黎,尋求國寶鑒定專家的幫助。經過周密細致的準備后一同踏上了尋寶之路。而在這過程中,JC曾經被利益和金錢泯滅的愛國之心漸漸蘇醒了。。
電影中動作戲占據了大部分空間,如360度輪滑服,等其他高科技設備實在太給力了,還有成龍的一系列動作都是絕對的難點。但戲中卻從未失去對語言的表達,片中大量法語和英語的對白,如孤島上來自西班牙等地的海盜和伯爵的殺手。將文戲和武戲很好的融入在一起,動作與言語交錯相融,妙趣橫生。不僅要打還要吵,這更加強了角色的表現力。如此電影在動作設計上追求極致、動作表演又絕對搏命,同時又將動作表演的肢體語言做到當世無雙,堪稱達到巔峰。
而我覺得這不僅是一部動作片還是一部很好的愛國教育片。
曾經的中國閉關鎖國,受盡了帝國主義列強,很多國寶,很多中華五千年來的璀璨結晶流失海外,被其他國家收在博物館里,當成自己的文物,但是真正能為了這些國寶奉獻自己力量的人實在是不多。本片其實從側面強烈譴責帝國主義侵略時代的惡行,對世界各國人民的傷害,對埃及等古國文化掠奪的譴責。如果十二生肖獸首真能那么圓滿的回歸圓明園要是每個國家都能夠誠懇的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