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讀后感悟(精選3篇)
《伯牙絕弦》讀后感悟 篇1
琴斷心斷,心琴本為一體,伯牙子期也本為一體,若分開其中一方,必定無法再彈.如果在生活中沒有一個能真正理解自己、體貼自己的知音,那么在這世上會很難過.正所謂“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我如果有像子期一樣的朋友相伴,我一定會好好珍惜他這個知音.當然,如果換做我的知音失去了,我當然也會心碎,從此隱居山林,再也不想觸碰與知音有關的東西.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第八單元主要是讓我們感受藝術的魅力.讀了這組課文,讓我們的心靈受到熏陶和啟迪也讓我們倍感親切,深受啟發,也應正了海頓說的那名話:“藝術的真正意義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伯牙想到什么、彈到什么,子期都能答出來,而且子期等到伯牙彈完一首曲子,他就真心的夸贊或鼓勵他.伯牙琴技出神入化,子期欣賞水平同樣高超,只有子期能真正聽懂他琴里的故事和情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這樣心心相通.伯牙與子期的交友真情成了千古典范.通過讀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知音難求.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一句話“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
學習了《伯牙絕弦》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為失去了知音,就放棄了他的藝術生涯,失去信心,從此精神一蹶不振,決不彈琴.我覺得他應該繼續彈親繼續尋找知音,雖然這樣,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貴的,他是一個對朋友誠心誠意的人.
課文主要講述了伯牙很擅長彈琴,琴藝很高超,而鐘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你彈的琴聲好象泰山一樣巍峨.”伯牙心里想到河流,鐘子期說:“好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惜的江河.”伯牙所想的.鐘子期一定會知道,子期死后,伯牙很悲痛,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了,于是把心愛的琴摔碎了,終生不彈琴!
《伯牙絕弦》讀后感悟 篇2
學習了《伯牙絕弦》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為失去了知音,就放棄了他的藝術生涯,失去信心,從此精神一蹶不振,決不彈琴。我覺得他應該繼續彈親繼續尋找知音,雖然這樣,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貴的,他是一個對朋友誠心誠意的人。
課文主要講述了伯牙很擅長彈琴,琴藝很高超,而鐘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你彈的琴聲好象泰山一樣巍峨。”伯牙心里想到河流,鐘子期說:“好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惜的江河。”伯牙所想的。鐘子期一定會知道,子期死后,伯牙很悲痛,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了,于是把心愛的琴摔碎了,終生不彈琴!
《伯牙絕弦》讀后感悟 篇3
北風呼嘯,冰雪窗外暖爐旁,打開那千古流芳的良言佳話,領悟《伯牙絕弦》的琴聲境界。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擅長彈琴,對音樂深有造詣,許多人崇拜他的琴技,但真正能聽懂他的音樂,領略他思想的并無一人。遠離宮廷,他獨自一人攜琴而來,獨坐山水間,尋覓靈感。山高而不險,群山環抱之中,嫩綠與蒼翠相間的樹木在風中搖曳,令人心曠神怡;近處的小溪蜿蜒而下,清澈透明;遠處的瀑布飛流直下,溪潭珠串。伯牙細細感受,開始演奏。悠揚的琴聲隨著裊裊的炊煙,飄向遼遠的地方……偶然路過的樵夫鐘子期停下了腳步,他被這音樂深深地陶醉,不能自拔。他能從這音樂中讀懂伯牙的所思所想。一曲未了,他們一見如故,促膝談心,互訴衷腸。是啊!千覓萬覓不如知音難覓,千尋萬尋不如知己難尋!一個人,可以有很多朋友,但能徹底讀懂自己的卻寥寥無幾。可惜,無妒英才,不遂人愿,子期先伯牙而去。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界上再沒有比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毅然決然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奏。可以想到,伯牙這一摔琴謝知音,他是下了多大的決心啊!這一摔琴,摔碎的是他與音樂的緣分,摔碎的是他的第二條生命!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他的物質與精神的根啊!
我們不禁感嘆:人生苦短,知音難覓,伯牙遇子期的欣喜轉眼化為泡影;我們不禁感動:伯牙為知音竟可以把自己的心血毅然摔碎;我們不禁感慨:伯牙與子期知己情意的根深蒂固。轉念一想,難道伯牙只能用摔琴來表達對失去子期的悲痛嗎?不!他完全可以創作更多優美的樂曲,這樣天堂的子期也會十分欣慰;茫茫人海,只有子期一人懂音樂嗎?伯牙也可以繼續,可以用音樂感化那些精神麻木的人們,使他們都能愛音樂,懂音樂,成為自己的同道。他可以傳授音樂,將自己的音樂和故事流芳千古。這樣豈不是更好嗎?我想,很多方式都比摔琴這一極端的宣泄明智,伯牙不應為個人情感而斷送他的卓越的音樂才華!
合上書,仍充滿對伯牙絕弦的無限回味,二千年之后的今天,那令人動容的場面已經不在,那聚少離多的知音也已經不在,留下了僅僅是那令后人回味永遠的高山流水的余音裊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