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讀后感(通用13篇)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1
最近,我們學校開展很有好處的活動,讀古代精典文獻——《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以有韻律的諺語和各種書籍中的佳句選編而成,是群眾智慧的結晶,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其中有許多條目千百年來就家喻戶曉,為人們廣泛傳誦,對實際生活起著行之有效的指導作用。
但在活動一開始我不喜歡這個它,因為我本身很懶惰,不想讀。雖說《增廣賢文》很順口,但仍然覺得很反感,久而久之,讀《增廣賢文》漸漸成了我的樂趣。
我發現,這本書里的好多諺語或佳句,不但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字字珠璣,對于我們來講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那里有寫仁慈之心的:“處富貴地,要矜憐貧賤痛癢;當少壯時,須體念衰老酸辛。”
那里有寫孝順父母和和親情可貴的:“孝當竭力,非徒養身。”“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早把甘旨勤奉養,夕陽光陰不多時。”
那里有寫珍惜時光的:“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那里有寫個人修養的:“毋施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毋以已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已拙而忌人之能。”“責人之心責已,愛已之心愛人。”
而在這么多的賢文條目中,我卻獨愛“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當一位身無分文并富有同情心的人,看到孤寡無依靠的人,也會盡自我最大的力量,來幫忙他;當一位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的人,即使家徒四壁,一無所有,也不會將財富和權勢放在眼里。多么崇高的境界,多么磊落的胸懷!古人能又如此境界,但是現實社會又有幾個人能到達這種境界呢?
當然,由于時代歷史的局限,不少資料打上了時代的印跡,反映了封建倫理,如反映得過且過、茍且偷安等,所以我們在閱讀時,也應采取批判的態度,明察揚棄,吸取精華,古為今用。
如今的《增廣賢文》正如一位良師益友,等待著我們用誠懇的目光來吸取對自我有用的佳句,完善自我。
我明白了一個知識:《增廣賢文》是我國歷史上一部極有影響力的讀本,其資料涉及到尊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友愛、立志成長等方方面面,其中書里的一些精辟的格言警句來自古代文化典籍或來源民間的俚諺俗語,是對歷代中國人處世經驗、智慧和原則的總結,還有許多格言至今仍廣為流傳呢。
《增廣賢文>教會了我許許多多的道理,例如有“言而無信,百事皆虛”“滿招損,謙受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等。讀這本書讓我從故事中既能領略到讀書的樂趣,又能夠受到教育。比如在讀“言而無信,百事皆虛”的時候,就讓我感覺到做人要誠實守信,又讓我懂得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誠實守信的一個信念。《增廣賢文》具有哲理性。道理都讓我們耐人尋味,都值得我們去細心品讀。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2
自古今來,中國人民的知識越來越多,道理越來越多,經驗也越來越多,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受益匪淺。就是《增廣賢文》。
這本書具有著的內容令我嘆為觀止,它以格言的形式講述了為人處世之道,闡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的“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讓我永遠都忘不了。它的意思就是做人要光明磊落,其中列舉了一件,就是桑虞的事。讓我恍然大悟。
那是我5歲的時候,家里有一點窮,有一天,我看中了一把槍,要買,因為家里有些窮,媽媽不讓買,但是那把槍已深刻地映在我的腦袋里,我一定會買的。第二天,鄰居去買菜,剛走到我家門口(那時家里只有我一個人)突然,我看到,鄰居身上的錢包掉了,我想到那把槍,沒去告訴他,鄰居走后,我馬上走過去把錢包拾起跑到那家店。買了那一把槍,走回家去。
后來幾個晚上,我都沒睡好。
讀了《增廣賢文》后,我會照著書上的內容發展。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3
我最喜歡的經典作品是《增廣賢文》,因為它告訴我們的道理很多,而這些道理會使我終生受益!
《增廣賢文》里講施恩不望報,望報不施恩。意思是:幫助別人不是讓別人來回報自己,如果為了得到別人的回報才去幫助別人的話,那還不如不去幫助別人呢。
記得有一次,我看見有一個小姑娘,她在路上幫助了一個很富有,但體弱多病的老人后,老人拿出錢包,抽出一張20元的鈔票拿給小姑娘。小姑娘卻笑瞇瞇地說:老爺爺,我幫助您,不是圖您的回報,而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個事例,足以說明小姑娘是一個施恩不望報的人。小姑娘是我的榜樣,我要向她學習。
《增廣賢文》里還講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因為要報答母親哺育它的恩情;烏鴉長大之后,在媽媽老的時候,會給母親喂食。動物都懂得感恩和孝順,更何況我們人呢?我們剛出生,父母就把世界當作最好的禮物送給了我們。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老師的辛勤教導,還有一切付出過的人,他們的恩情我們永生不會忘。《曾廣賢文》里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對夫妻只有一個兒子,他們都非常疼愛他們的兒子,即使家里的日子再緊張,他們也總是寵著他。后來兒子長大成家了,老媽媽也去世了,老公公跟兒子和媳婦一起過,兒子開始嫌棄老父不中用。吃飯的時候總讓父親端到角落里去吃。小孫子看見爺爺,便走過去對爺爺說:爺爺,您別把碗摔破了,以后留著給我爸媽用。兒子和媳婦聽了后悔極了,以后便很孝順老父親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不孝順,如果不孝順的話,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孝順自己的。
《增廣賢文》里還講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好的藥大多數都有苦味,使人難以下咽,但對治病有很大的好處。忠告的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對一個人的行為是有利的。在生活中,我們做錯事情,父母、老師批評我們,那些話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會不好聽,但是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會使我們的德行越來越好。
以前沒學《增廣賢文》的時候,老師批評我兩句,我會覺得老師很過分,但學了《增廣賢文》后,聽到老師批評的時候,我會很高興,因為我知道了自己的缺點,我便會努力去改正。做到知過必改,聞過則喜。
《增廣賢文》是我的良師益友,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將永遠與之同行。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4
自古今來,中國人民的知識越來越多,道理越來越多,經驗也越來越多,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受益匪淺。就是《增廣賢文》。
這本書具有著的內容令我嘆為觀止,它以格言的形式講述了為人處世之道,闡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的“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讓我永遠都忘不了。它的意思就是做人要光明磊落,其中列舉了一件,就是桑虞的事。讓我恍然大悟。
那是我5歲的時候,家里有一點窮,有一天,我看中了一把,要買,因為家里有些窮,媽媽不讓買,但是那把已深刻地映在我的腦袋里,我一定會買的。第二天,鄰居去買菜,剛走到我家門口(那時家里只有我一個人)突然,我看到,鄰居身上的錢包掉了,我想到那把,沒去告訴他,鄰居走后,我馬上走過去把錢包拾起跑到那家店。買了那一把,走回家去。
后來幾個晚上,我都沒睡好。
讀了《增廣賢文》后,我會照著書上的內容發展。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5
我讀過無數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注音版《增廣賢文故事》。
《增廣賢文》是古代精典文獻,它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以有韻律的諺語和各種書籍中的佳句選編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它是一本教你怎樣做人的書,它的教誨讓我們受用一生。書中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其中有許多條目千百年來就家喻戶曉,它的方法叫人們驚奇,它是一本道理深刻、方法奇妙的書!
這本書里的好多諺語或佳句,那里有寫仁慈之心的:“處富貴地,要矜憐貧賤痛癢;當少壯時,須體念衰老酸辛。”有寫孝順父母和親情可貴的:“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有寫珍惜時光的:“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有寫個人修養的:“毋施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
《增廣賢文》是我最喜歡的書了,我期望你們能在這本書上獲得比我更豐富的知識哦!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6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海鷗與人”。
從前,海邊住著一個人,他非常喜歡海鷗。每天都要跟海鷗一起玩耍嬉戲。時間一長,他就跟海鷗結成了朋友。每天只要他一出現,成群結隊的海鷗就接連不斷的向他飛來,有些還停在他的肩頭,和他非常親熱。
這個人的父親非常貪婪。想讓他把海鷗抓來一只,給他父親解解悶。那人答應了。
第二天,這個人又來到海邊,等著海鷗落在他的肩頭,好抓住一只給他的父親。可是,奇怪的是,海鷗只在他的頭頂上飛翔,再也不肯落下來跟他一塊兒玩了。
這個寓言告訴我,不管一個人曾經多么善良,當他起了壞心眼的時候,他是瞞不住別人的。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7
他沒有漂亮的插圖,沒有精彩的語句。
他不是校園小說,給人簡單、幽默,他不是兒童故事,帶來搞笑、歡樂。一本正經的文字,枯燥乏味的歷史,我一向十分厭惡。
短短的一百多頁文字,歷史故事,人生格言,平平凡凡。在浩瀚無垠的書海里,他顯得如此渺小。
但,偶然的一次,我翻閱了他,不知是上天的安排,還是什么,我竟然喜歡上了他。那一句句深奧的格言,有的讓我認識到了誠信的重要;有的讓我明感受了友誼的溫暖;有的讓我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還有的讓我懂得了為人處事的真諦……
他叫——《增廣賢文》,一本國學經典著作。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擁有機遇不如占據有力的地形。占據了有利的地形不如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不僅僅僅指朋友,不僅僅僅指2人的友誼關系。這短短的4個子,卻可延伸到社會、工作等的大群眾,簡單的說,也但是就是一人與眾人的和睦相處。別以為人際關系不重要,人生的每一次艱辛,都在于人際關系的好與壞。你付出了多少就會回報多少,你對他們的言行舉止好與壞,他們都在看在眼里——
那是一次星級學生的評比賽,光平時幫老師批改作業、管理班級,我就已經算大半個小老師了,這星級學生我是十拿九穩了。可半路殺出來個程咬金,老師為了公平,選取了同學投票,所有人都可參加。我原本也沒什么擔憂,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的票數竟還不如一個天天被找家長的中下游同學!
下了課,我百思不得其解。想去詢問同學的原因,誰知我剛擠進那熱火朝天的聊天會,同學們就紛紛散去了?!
時光倒流,回想起從前的點滴,他們每次找我個小忙,我都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拿各種推辭。早讀課時我對他們似獅子般的兇樣貌……
的確,就算有好同學的標簽,沒用!就算博得了老師的寵愛,沒用!
只有靠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同學們和睦、愉快的相處,這才是真金難換的呀!
因為有增廣賢文,我的人生才更加完美。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8
我覺得《增廣賢文》不但是成年人的智慧寶囊,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啟蒙讀物。于是,趁著暑假的時間我閱讀了《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或《古今賢文》, 以有韻的諺語與文獻佳句整理編輯而成,內容十分廣泛,不僅包括禮儀道德、典章制度,而且還包括風俗典故、天文地理。
“見者易,學者難。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是《增廣賢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意思是:看到別人做起來覺得很容易,實際上自己學起來才會知道很難。所以不要以為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做起來也一樣簡單。我高聲朗讀著這章,突然我腦中飛快的閃現出一件讓我難忘的經歷。
那是四年級下冊的時候,我參加了學校的書法興趣班。一想到楊老師寫書法時的樣子,是那樣的輕松,只需拿著毛筆在紙上揮舞就可以了。我多就想像楊老師那樣,大手一揮便寫出漂亮的文字。第二天上午,我興高采烈的來到了學校的書法教室,心想:我自己也一定可以寫得像楊老師那么好。楊老師先教我練基本功,抓著我的手練了幾個后,便讓我自己練。仍然信心滿滿的我握住毛筆。卻因為不知要寫好書法與起筆的輕重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剛起筆我就使勁的把筆尖壓在紙上,不知我沒有握好毛筆還是毛筆太滑,那簡單的一“橫”卻是東倒西歪,我又加了把勁握住毛筆,把手向右推,可是寫出來的“橫”頭很粗,身很細,而且很彎,難看極了。心想:我就不信了,這短短的“橫”還能難倒我?我一手撐著書桌像一個身體虛弱的病人頑強的站了起來。我重振旗鼓,再一次拿起了毛筆,心想:上次因為頭太粗,導致“橫”很難看,這次我就不用那么大勁,頭也不會粗,那“橫”也不會難看。想著想著,我對這次寫的“橫”充滿信心,相信一定會寫得像楊老師那么漂亮。我起筆的時候沒有使勁,一直到了尾巴,才使勁,本以為很好看的“橫”,沒想到整個筆畫給人感覺輕飄飄的,沒有精神。我低下頭嘆了一口氣,心想:明明看楊老師寫很簡單嘛,為什么我寫就那么難呢?楊老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見者易,學者難。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我們慢慢練習。”當時的我,還不曾理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可現在的我,讀了《增廣賢文》明白了,就是說:在旁邊看別人做覺得很容易,一旦真正學起來就感覺很難。不要把輕易得到的東西,看得很平常。《增廣賢文》中還有許多章給我不少的啟示,例如,“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讓我知道了不要嘲笑別人的年紀老了,因為自己總有一天也會在歲月的殺豬刀下慢慢衰老直至死去。則“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讓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會一直一帆風順,好運氣不會一直眷顧你,即使花開得再鮮艷美麗,也會有有凋謝的時候。
高聲朗讀完了《增廣賢文》這本書,我終于明白為什么人都將它視為“做人的準則,處世的法寶,交際的妙術,治家的秘訣”。因為它將這些道理都融于那精簡又不失韻律的句子之中,等待著我們去發掘,體會。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9
增廣資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之后,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此刻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這本書的作者一向未見任何書載,只明白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所以這本書中的資料大致能反映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心理。
《增廣賢文》中有一句話是:“黃芩無假,阿魏無真”。黃芩與阿魏都是中藥材的名字,黃芩在藥店中很常見,幾乎處處都見的到,所以在藥材行里不會買到假貨,這么普通的東西,根本就沒有人花心思去造假。阿魏是一種十分名貴的藥材,對于阿魏,世上有兩種說法,一是說阿魏產自西番,其臭無比。另一種說法是產自墳地,是從死人的棺材蓋中透長出來的菌類,其根發與死人的口中,而那個死人務必得是生前吸食鴉片的。據說阿魏能治療很多疾病,是靈藥,但是它十分稀有,很難找到,再加上多數人沒見過,所以過去藥店里的阿魏多是假的。
于是古人感嘆:“黃芩無假,阿魏無真”。
原先太平凡的東西根本就不會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人們總是向遙不可及,虛無縹緲的事物邁進,最后只能招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小學生們寫文章,老師總要求不能寫太平凡的事情,于是便有了:“學會了寫文章,你就學會了撒謊”諸如此類的名人名言。其實社會的風氣大多都來自孩子,你從小教育他是什么樣的,他長大了也會是什么樣的,這些孩子從小就學會了撒謊,那么長大后他也無法說真話,于是社會就構成了一股風氣,很難再改變。
此書中還有一句話:“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這則《賢文》讓人聽后肅然起敬,壯美動人。它的意思是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小烏鴉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時,就將食物口對口地喂養年老的父母。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不僅僅是人類的美德,甚至連動物界也奉行。但是把我們心中的父母與它們心中的父母相比起來,孰輕孰重呢?再將我們的行為與它們的行為比起來,誰做的更好呢?羊與鴉不管生活的如何,總是不忘記自我的父母,而我們人類在現實生活中,對長輩不敬不孝甚至打爹罵娘的案件常被媒體曝光,人類恩將仇報,以德報怨的事也屢見不鮮。每當看到這些案件,不能不令有良知的人們氣憤不已,也常常發出“人心不古"的感嘆。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10
我讀過無數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注音版《增廣賢文故事》。
《增廣賢文》是古代精典文獻,它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以有韻律的諺語和各種書籍中的佳句選編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它是一本教你怎樣做人的書,它的教誨讓我們受用一生。書中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其中有許多條目千百年來就家喻戶曉,它的方法叫人們驚奇,它是一本道理深刻、方法奇妙的書!
這本書里的好多諺語或佳句,這里有寫仁慈之心的:“處富貴地,要矜憐貧賤痛癢;當少壯時,須體念衰老酸辛。”有寫孝順父母和親情可貴的:“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有寫珍惜時間的:“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有寫個人修養的:“毋施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
《增廣賢文》是我最喜歡的書了,我希望你們能在這本書上獲得比我更豐富的知識哦!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11
讀完了《增廣賢文》這本書后,覺得它非常有意義。它不僅指導我們如何為人處世,還教導我們我們如何學習。例如:忠厚自有忠厚報,豪強一定受官刑和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終受惡人磨。從這兩句話中,我知道要誠懇待人,在取得好成績時不能驕傲自滿,要把為人處世放在第一位。又如:鈍鳥先飛,大器晚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患老而無成,只怕幼而不學。這幾句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認真學習,也要把學習放在首位。
我讀了《增廣賢文》,還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不但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動有趣,以格言的形式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本書被人們奉為“做人的準則,處世的法寶,交際的妙術,治家的秘訣”。
《增廣賢文》中的許多精辟的格言警句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這些格言警句都蘊藏著前人豐富的智慧。比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都表達了時間過得很快,使用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發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告訴我們從小就要努力學習,不要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以免將來后悔莫及,讀了這兩句,很容易就讓人想起南宋杰出的愛國將領---岳飛的名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再比如:“三思而行,再思可矣”告訴我做事前要想清楚三個問題:1、應不應該這樣做?2、這樣做對不對?3、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提醒我們不要魯莽行事、不要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君子之交淡以成,小人之交甘以壞”則告訴我們交朋友要志趣相投,不要交酒肉朋友;“寧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告誡我們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要偷偷摸摸、委曲求全。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12
這學期,語文老師組織我們讀了中華經典美文誦讀系列中的《增廣賢文》。這本書就像我的良師益友,循循善誘;又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沐浴在經典的芬芳中。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千經萬典,孝弟為先”讓我牢記要孝順自我的父母親。爸爸媽媽對我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為了讓我健康幸福地成長,他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也要為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飯;要懂得感恩,記住他們的生日;要好好學習,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使我明白時光是多么寶貴,它一去不復返。枯木到了春天還能再次發芽,但人卻不會有兩次少年時期,如果我們此刻不好好學習,到老什么也沒學成,后悔也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從小就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做時光的主人。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再三須重事,第一莫欺心”,這些警句告訴我做人處事的原則:應當拿責備別人的心自責,拿寬恕自我的心寬恕別人;寧愿讓別人辜負我,決不讓自我辜負別人;做事要再三思考謹慎對待,首先不要欺騙自我的良心。
讀完《增廣賢文》,我的感受更深了,從中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她啟迪著我的智慧,陶冶著我的情操。我愿用《增廣賢文》來規范我的言行,做一個老師和父母都喜歡的好學生、好孩子。
《增廣賢文》讀后感 篇13
自古今來,中國人民的知識越來越多,道理越來越多,經驗也越來越多,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受益匪淺。就是《增廣賢文》。
這本書具有著的資料令我嘆為觀止,它以格言的形式講述了為人處世之道,闡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的“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讓我永遠都忘不了。它的意思就是做人要光明磊落,其中列舉了一件,就是桑虞的事。讓我恍然大悟。
那是我5歲的時候,家里有一點窮,有一天,我看中了一把槍,要買,因為家里有些窮,媽媽不讓買,但是那把槍已深刻地映在我的腦袋里,我必須會買的。第二天,鄰居去買菜,剛走到我家門口(那時家里只有我一個人)突然,我看到,鄰居身上的錢包掉了,我想到那把槍,沒去告訴他,鄰居走后,我立刻走過去把錢包拾起跑到那家店。買了那一把槍,走回家去。
之后幾個晚上,我都沒睡好。
讀了《增廣賢文》后,我會照著書上的資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