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我的母親》的讀后感(精選3篇)
老舍先生《我的母親》的讀后感 篇1
前幾天,姐姐把那本《課外閱讀文選》還給了我,我迫不急待的打開書看了起來。無意中,我翻到了一篇《我的母親》,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內容大概是這樣的:老舍的母親很堅強,鬼子在他們村子里“掃蕩”的時候,他的母親一點也不軟弱。老舍的母親不僅十分堅強,也很勤勞、和氣,左鄰右舍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她總是跑在最前邊……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眼睛濕潤了。這篇文章和《父愛如山》想要表達的意思不是一樣嗎?老舍的母親多么勤勞呀,每天洗一兩瓦盆的衣服,在老舍的記憶中,他母親的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她從來也沒有休息過。
再想想我的母親,不是和老舍的母親一樣嗎?每天,她在單位里工作一天,已經很辛苦了,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回到家還要做飯、輔導我寫作業……而我也不幫媽媽一把,還說:“我正在寫作業,沒有時間。”現在一想,媽媽不是比我更“沒時間”嗎?
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是媽媽教了我們什么是真、善、美,有什么比真、善、美的品質更可貴呢?我們就像一棵小小的幼苗,在媽媽的哺育下,才能一天天長高、長大,長成一棵蒼天大樹!
老舍先生《我的母親》的讀后感 篇2
當我看完《我的母親》一文后真的使我很感動。由于作者當時丈夫的突然去世作為神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打擊實在太大但又無處可訴苦水只得自己咽而且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的重擔全由她一人承擔我覺得她的確是偉大。
對于當時母親要孩子"很"父親其實只是想讓孩子們對他們的父親少一份思念之情。另外"改嫁"對于母親來說。也是別無選擇并且聽說對方說"我一生沒有親人這兩個孩子只當是我的親生有我吃的就有她倆吃的。"作為一個母親來說聽到這樣的話對自己是莫大的安慰。
現在我自己身為母親我認為首先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更確切地說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更好地培養下一代包括做人的道理。
讓我和包括所有做母親的一起攜手起來共同努力吧!
老舍先生《我的母親》的讀后感 篇3
閱讀老舍的《我的母親》一文,我們可以分明地感受到作者那在樸實、平淡的語言外衣下洶涌澎湃的感情的潮水。
最催人淚下的,則要數母親在除夕之夜送“我”返校的情景。母親是多么地渴望兒子與自己一起熱熱鬧鬧地過春節,然而,當她明白“我”必須返校時,她卻故作平靜地讓“我”離去。母親這平靜的反應下,遮掩著多少的理解,遮掩著多少的深情啊!母親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讓老舍淚眼朦朧,又怎能不讓讀者為之鼻酸呢!
老舍之所以成為老舍,就是因為有母親這位“真正的教師”。是啊!如果沒有母親,怎會有日后的老舍!想到這點時,我們能不把對老舍的滿腔熱愛自然地轉化為對其母親的仰慕與緬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