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讀后感200字(通用9篇)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1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的眼前浮現出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正浩浩蕩蕩的向我們走來,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刻畫出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兵馬俑恢宏的氣勢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更展示了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所以,我們要保護它,把它最生動、美麗的一面向更多的人展示。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2
今天,我們學了《秦兵馬俑》一課,學完后,我仿佛來到了兵馬俑的面前,我看到了兵馬俑非常的宏偉、規模巨大、結構嚴整。當我看到時,我想到了秦始皇率領著龐大的軍隊,正在指揮作戰,秦始皇兵強馬壯,對方抵擋不住,最終被秦始皇占領了。
就這樣,六個國家被統一了,秦始皇就這樣統一了天下。
兵馬俑有著無與倫比的高超技術,在7000個兵馬俑里面,沒有兩個人完全相同。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3
《凡卡》這篇課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訴說了自己痛苦的生活,也反映了沙皇的黑暗統治 下的窮孩子的悲慘命運。
我為凡卡一樣苦命的孩子感到由衷的同情與不平:為什么就要過這樣的生活?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孩子。我們的生活和凡卡的生活相比實在是相差得太大了!過 著這么幸福的生活,卻不珍惜。
凡卡吃不飽,穿不好,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可是現在,我們面對豐盛的飯菜,不但不愿 意吃,還非要吃巧克力,喝飲料,這是十分奢侈的!不愿穿舊衣服、到商店盯著什么東西就 非買不可的事情也屢見不鮮了。 凡卡才九歲就離開了爺爺,來到陌生的莫斯科。他每天都期盼著爺爺的到來,希望爺爺帶 他離開這里,并發誓一定會好好地照顧爺爺。
可是現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卻不 知道要尊敬父母。動不動就對爸爸媽媽發脾氣。 將我們的生活和凡卡做一做比較吧! 相信每個人都會震驚。 這也許是因為現在的生活太好 了,使有些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 希望每個孩子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4
今天,我們剛剛學完了第十九課,課名叫《秦兵馬俑》。里面說秦兵馬俑是世界遺產之一,非常大,分別有三個俑坑,一號坑最大,總面積有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里面的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
這篇課文中分別介紹了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形眾多、個性鮮明。兵馬俑都有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還有很多陶馬,它們幾乎都跟真正的人一模一樣,分不清是真是假。
讀了本文,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偉大,讓我懂得了世界上的很多奇跡,都是辛勤勞動得來的。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5
今天我們學第19課《藍色的樹葉》。
這篇文章寫的是李麗在上美術課,已經畫好了遠處的小山,近處的房子,可是綠鉛笑找不到了。她向林園園借,但林園園多次找借口不愿借李麗,李麗只好用藍鉛筆畫樹葉。“吞吞吐吐地說”“不要畫得太多”表現了當時林園園不愿意借李麗綠鉛筆的心態。最后林園園“不由得臉紅了”就說明她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點是對的。如果林園園剛開始把鉛筆借給李麗的話,事情就不會變得這么復雜了。我想對林園園說:“幫助同學,快樂自己。”
我們應該學習李麗懂事、有禮貌,學林園園知錯就改。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6
讀了《秦兵馬俑》一文,我感受到了很多,其中有:秦始皇不顧別人的感受,逼迫讓努力建造兵馬俑,并利用他們的智慧。
這個雄偉的工程和長城一樣都是偉大的奇跡。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是絕無僅有的,是惟妙惟肖的、是宏偉氣勢,總之,它是一個奇跡,更是一個創舉!
我喜歡兵馬俑!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7
前天,我讀了《藍色的樹葉》這篇文章,我心里感到很慚愧,因為這件事也發生在我的身上。
那天早上,我們正準備做老師布置的作業,我的同桌正要開始做作業時,他的筆尖“啪”的一聲斷了,他叫我把卷筆器借給他用一下,我正好在用,我就說:“等會,等我用完了再給你用。”他一直等到我用完后,就說:“現在你可以借給我用了吧?”我心想:這可是媽媽從好遠的地方給我帶回來的呢!它是一個小白兔卷筆器,它的頭圓圓的,一雙又長又細的耳朵,還有它那可愛的三瓣嘴,可愛得不能再可愛了,要是弄壞了多可惜啊!我就不想借給他了。
前面的肖楊看見我同桌著急的樣子,就主動的把卷筆器借給了他,看見肖楊那么主動,我頓時臉都紅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覺到我不就像文章里面的林圓圓一樣嗎?
我決心以后一定要樂于幫助同學,再也不小氣了。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8
昨天晚上,我在資源與學案讀了《秦兵馬俑》這一篇課文,讀完后我記憶很深,因為,這篇文章讓我了解了兵馬俑。
秦兵馬俑位于西安以東30千米的臨潼。兵馬俑規模宏大,陶俑類型眾多,形象鮮明。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珍貴的藝術珍品。仔細觀察,他們神態各異;有的微微頷首,諾有所思,好像考慮怎樣互相配合,戰勝對手;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遠方的親人……
我愛兵馬俑,更愛我們祖國的壯麗山河!
課文讀后感200字 篇9
學習了《凡卡》一文,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我們這一代的小朋友更幸福,吃著營養食品,穿著高檔服裝,玩著電子玩具,整天沐浴在父母撫愛的長河中。
可凡卡的童年呢?他父母雙亡,靠爺爺當守夜人的報酬生活,衣服破爛單薄,連想都不要想什么高級食品,他只求和世上的唯一親人——爺爺在一起。
9歲正是接受教育的時候。我們在這個時候早已坐在教室里了。而凡卡呢?在老板家白天做苦力也不算,更糟的是,每天晚上還要去給老板的兒子去搖搖籃,有時一搖就是一夜,一夜啊,小凡卡能支持住嗎?
凡卡失去的太多了。沒有親人的照顧,沒有人們的關心,沒有……命運奪走他的夠多了,可狠心的老板、老板娘還百般虐待他,生活和命運對他來說是多么殘酷呀!
在為凡卡的不幸悲傷的同時,我也懂得了是萬惡的就沙俄時代,奪走了凡卡幸福的童年。
我們是社會主義中國的新一代的少年,在享受幸福童年的童年的同時,更要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