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讀后感(精選4篇)
老舍讀后感 篇1
今天上午第一節(jié)課,我們在學(xué)習老舍的文章《我的母親》。老舍的母親具有軟中帶硬的個性。老舍說,母親的這種性格也傳給了他。可是,我認為只傳到了“硬”,沒有傳到“軟”。
老師問:“你們知道老舍是怎樣死的嗎?”
同學(xué)們議論紛紛,坐在前面的一個男同學(xué)說:“老舍是被敵人打死的。”中間的一位男同學(xué)說:“老舍應(yīng)該是自殺的。”
老師說:“你們不知道就不要瞎說。”說完,下課鈴聲響了,老師讓我們中午回家查資料,確定老舍是怎樣死的。
放學(xué)回家后,我向媽媽要手機,查老師讓我們完成的任務(wù)。我輸入“老舍是怎樣死的”,然后按搜索鍵,點開第一條就有。只見上面寫著:
文革開始的時候就害死了偉大的老舍先生。1966年夏天,“文革”風暴呼嘯而至。8月23日,老舍去北京文聯(lián)“參加運動”,遭到“造反派”和“紅衛(wèi)兵"的批斗。他們把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老舍頭上,老舍受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臨頭上,老舍毫不猶豫,平靜而堅定地選擇死亡。8月24日凌晨,年近古稀遍體鱗傷的老舍先生獨自出了生活了16年的百花院,來到德勝門城外的太平湖,在太平湖邊坐了整整一天和大半個夜晚,然后步入湖中自盡,期間沒有人知道。
讀完后我心情很沉重,要是老舍先生能像母親一樣“軟”一下,忍一下,等文革結(jié)束,不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嗎?所以我勸天下遇到很大困難,覺得過不去了的人都不要自殺,因為忍一忍,困難總會過去的。
老舍讀后感 篇2
今天,我讀了世界著名作家老舍寫的一篇文章——《我的母親》。
讀完之后我最深的一個感受就是文中的母親和我的母親太像了,這篇文章簡直就是為我的媽媽寫的。
《我的母親》一文“我”在一歲半的時候,“克”死了父親,給家庭帶來了不幸,但母親仍是一如既往的操持著整個家,為了一家的衣食,母親給人家洗衣縫補……這幾段的描寫,我看到了文中母親的辛苦,更體會到了文中母親照顧一大家子的艱難與不容易。
讀到這兒,我不禁想到了我那任勞任怨,從無怨言的媽媽。我的媽媽不富有,但卻很善良;脾氣不好,但卻很愛她的孩子。
記得有一次,放學(xué)時,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并且還停電了,我就這樣自己打著傘,摸黑往前走。走到了小區(qū)門口,看見一個身材臃腫的人打著個傘,焦急的在那等著自己的孩子,我走進一看,原來是我的媽媽,媽媽告訴我說,小區(qū)也停電了,害怕樓梯黑,我看不見,所以專門在這等著我,聽到這,眼眶立馬濕潤了……
“當我在小學(xué)畢業(yè)的時候,親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學(xué)手藝,好幫助母親。……可是我也愿意升學(xué)。我偷偷的考入了師范學(xué)校——制服,飲食,……。入學(xué),要交十元的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母親為了自己的兒子有出息,不辭辛勞。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的媽媽,為了我們能有出息,將我們送入了萬人矚目的東康。為了交學(xué)費,他們拼命的工作……
文章的最后幾段,作者運用的詞語,反復(fù)重復(fù),寫出作者生怕老母親有任何閃失。表達了作者對老母親的感情深厚,以及不愿接受這個不好的消息。
同學(xué)們,讓我們好好珍惜自己的父母親吧!好好愛自己的父母吧!讓生命不留遺憾!
老舍讀后感 篇3
父母對我們的愛總是難以回報的,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人的父母不偉大?偶讀老舍的《我的母親》深有感觸,老舍以其平實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意味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形象,激起了我內(nèi)心的共鳴。
在老舍的文中,這是一位含辛茹苦的母親,這是一位善良的母親,這更是一位堅強的母親。
她的母親“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刻也要用單薄的身體保護自己的孩子”。在老舍眼里“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實生命的教育”,“她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
母親“最會吃虧”,遇到困難都是“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里落”!
在母親那里,他看到對一切人和事都應(yīng)采取和平的態(tài)度,把吃虧當作當然的,他繼承了那種“軟而硬”的性格。當他的三姐出嫁時,“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涼,臉上沒有血絲-那是陰歷四月,天氣很暖。大家都怕她暈過去。可是,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地走去……”當老舍入學(xué)時,母親“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
然而,當老舍先生再次想起他地母親時永遠是歉疚地,永遠是恐懼。“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香有色,卻是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溉的”。當再次回憶起母親,老舍先生只能以“心痛!心痛”結(jié)尾,無言以對。
“兒女的生命是不依順著父母所投下的軌道而一直前進的,所以老人總免不了傷心”。我們作為子女的,應(yīng)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父母,感謝他們所付出的,感謝他們帶給我們的一切。即便身在遠方,也要常回家看看,畢竟那是你永遠的根。不要讓老人操心,也不要讓老人孤獨,因為他們付出的夠多了,因為你是他們的命。
老舍讀后感 篇4
前兩天,我看了一篇由老舍先生寫的文章——《我的母親》。在文章中,他的母親是個謙恭忍讓、吃苦耐勞、能為自己的家庭付出一切的偉大的母親。
說到了這里,我忽然想到了我的媽媽。雖說我的媽媽和老舍的母親不是同一時代的人,但我的媽媽也是一個勤儉持家、吃苦耐勞的好媽媽。她平時很寵我,但從不嬌慣我,并且從小就告訴我不要有攀比心態(tài),如果是必需品,媽媽一定會提前幫我準備好,但如果是其他的東西,不會立刻買給我,而是要看我的表現(xiàn)。而且只有我表現(xiàn)很好,媽媽才會買給我。媽媽對我也有很嚴厲的時候,我如果犯了錯誤,該批評的批評,甚至還會挨打。媽媽告訴我,小的時候我總是犯同樣的錯誤,惹得媽媽生氣了,她便狠狠地打了我一頓,痛得我哇哇直哭,還不讓別人來勸阻。我問:“是不是打的屁股?”
“我打的不是屁股,是手。”
“我還以為是屁股呢。”
平常,媽媽有什么好吃的都會給我吃,自己卻說:“我沒胃口,你吃了吧。”
我回想起平時有些不聽話,感覺很慚愧,我以后一定要少讓媽媽操心,做個聽話的孩子,長大了要孝敬媽媽!
祝天下所有的媽媽都能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