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命的讀后感(精選3篇)
關于生命的讀后感 篇1
《生命的聲音》這篇文章我看完之后,感覺非常多,我覺得太神奇了,一個蚊子的聲音,竟把一個已經走到絕望的懸崖的人,一把拉了上來。
這篇文章是這樣的……這件事情,發生在一次煤礦透水事件中的故事,一名礦工被困在礦洞里,正默默的等待著他精神的崩潰,和肉體的死亡。黑洞洞的煤礦洞里什么也沒有,除了死神在與他“游戲”就沒有任何東西了,十分的安靜,這是如果有一點的聲音,也會讓他欣喜若狂,重新振作起來,但……一點也沒有。忽然礦工聽到了一個聲音響起,雖然很小,但是在礦工的耳朵里卻如巨雷一樣轟鳴,是一只蚊子!這個小東西讓礦工在這次的災難中,頭一次認為自己還活著,認為自己并不孤單。礦工也因為這樣重新點燃了生的希望,第六天,他終于得救了,這時他意識到了生命是多么的美好,那“嗡嗡”聲是喚醒他生命的聲音……
這篇文章十分震撼人心,一只平時令我么大家可以說是討厭的聲音,卻可以拯救一個人,把一個人的精神從絕望的邊緣拉回來,并成為這個人的精神支柱,讓這個礦工到最后還保有希望。
告訴我們要在困境之中,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放棄一點生的希望……
關于生命的讀后感 篇2
在煤礦透水中,多少人因為在這種無人可以活下去,無吃無喝無陽光的情況下,無法忍受而失去了生命,而他與一只蚊子相濡以沫,在黑暗中苦苦掙扎,千方百計地設法營救自己,餓了就撮一點煤往嘴里送。
他與那只偶然相遇的同病相憐的朋友——蚊子在惡劣的環境下,一只蚊子與一個人就支撐了下來,蚊子吸他的血,使蚊子有力氣叫,他聽見了叫聲,有信心,又堅定的信念,重新振作,有活下去的希望。在六天與黑暗等重重困難與挫折的斗爭下,蚊子和他都得救了。
在別人看來,那小小的蚊子的叫聲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是對于一個在困難中苦苦掙扎了很久,而且在他孤獨絕望之中聽到了這個聲音,那就是一個生命的躍動,一個生命;的跡象,那是生命對他的呼喚。那聲音就如雷貫耳。在這般死寂的環境中,即使像蚊子那樣細小的聲音也對礦工的內心有著莫大的安慰。從對比的角度來看,“聲音很小”與“如雷貫耳”,看似矛盾,實則突出了這細微的聲音對礦工的震撼之大。
從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一個重要的人生態度:在困難中應該堅持必勝的信念,互相支撐,相互幫扶。在困境中,我們應該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要煥發頑強的生命力。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貴的,是用再多金錢也買不來的。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應該珍惜生命,居安思危,能幫助別人一定要幫助別人,過好生命的每一天。
關于生命的讀后感 篇3
學瑜伽一月有余,除了對體式的練習和瑜伽詮義的了解外,對于瑜伽并沒有更加深入的感悟,所以這一本《光耀生命》,不敢說看懂,只能算是管中窺豹,似懂非懂中看了若干篇。然后按照心中所思所想,寫下這篇讀后感,希望沒有跑題。
“瑜伽”這個詞語,現在我們都知道所涵蓋的東西非常多,奧義也非三言兩語所能闡述清,甚至有人花費一生去追求也未定能參透真義,是人類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關于生命宇宙的哲學思考。
其實在中國,也有許多前輩圣賢所流傳于人世的,同樣對于人生終極,至高境界的哲學思考和著作,同樣地出現過達到人生至高境界的圣賢代表,例如被尊為萬世師表的孔子,道家創始老子、莊子等,這些古代圣人們對于人類精神世界的追求,人生意義的思考,一樣地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留下了寶貴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說都描述出了對于頂峰境界的感悟。
例如《老子》開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講述著對于人生哲學的思考。
馮友蘭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出了人生的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同樣地講述出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于人生境界的定義。
這些都是大師們對于人生至高境界的定義和描述,誠然,我們都是普通人一枚,不敢說能與圣哲們相比,但是人生于世,始終都會有著對生命的思索,對人生境界的不斷追求的想法。古今中外這些圣哲們也鼓勵人們去追求和參悟他們所提倡的思想和境界,在他們的學說中對于至高境界都有著詳細的描述,但是對于修行的過程,卻都是含糊其詞,或者一言兩語帶過,給人留下來的,感覺總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入云山峰。包括古印度瑜伽也一樣,同樣必須修行者窮其一生,苦苦參悟。終極一生,或者都可能不能修得正果。
晦澀難懂的語言,對修行之道的含糊其辭,總是用“參悟、頓悟”來讓追尋者自行苦修。
人生于世,各類雜務占據了許多的精力和時間,漸漸地能夠靜心“參悟”的人越來越少了。反觀這一部《光耀生命》,雖然不能說是超越之作,但是言語樸實,是艾楊格根據自己一生的真實經歷和感悟而寫出來的,對于追求之道,給尋找者們提供了入門和攀爬的階梯,一招一式能夠做到的體式,將他對于瑜伽,和生命的感悟都結合到了里面,使修行者在修練這些體式的時候,能夠逐步地領悟到瑜伽的奧義,久而久之,自然地對于人生便有了自己的看法。
這就是《光耀生命》的成功,給瑜伽修行者和生命意義參悟者們提供了攀爬高峰的階梯。